風險因素 | 冬季影響幅度 | 易感人群 |
---|---|---|
氣溫降低 | 血壓平均升高5-10mmHg | 中老年、高血壓基礎者 |
運動減少 | 心肺耐受下降 | 久坐不動的人群 |
飲食偏重 | 加重水鈉潴留 | 口味重、習慣外食者 |
冬天血壓的突然升高,不止是數字上的變化。長期血壓忽高忽低,會讓血管“受傷”,內皮變得脆弱,脂質更容易沉積在血管壁(剛性增加),這為心梗、腦卒中等疾病埋下隱患。
最新研究指出,冬季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比夏天高出近20%(Lim, Y. H. et al., 2022)。年輕人也不可掉以輕心,遺傳和基礎心腦血管問題同樣會在冬天表現得更加明顯。
步驟 | 注意事項 |
---|---|
測量前休息 | 靜坐5分鐘,勿飲茶或咖啡 |
測量姿勢 | 手臂平放,保持高度在心臟水平 |
連續測量2次 | 每次間隔1-2分鐘,取平均值 |
冬季高血壓患者,有時候會覺得血壓沒變化就不吃藥或者隨意調整劑量,這其實很危險。定期復查、主動與醫生溝通非常關鍵。如果出現持續性血壓偏高、連帶頭暈、胸悶、乏力等癥狀,要盡早就醫,別自己“盲目調整”藥物。
醫生會根據冬季狀態,適當在早晚增加或者調整藥物劑量,幫助穩定血壓。對于不太會使用電子血壓計或者健康監測軟件的朋友,可以讓家人幫忙記錄數據,或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請醫護協助測量。
冬天的確是血壓容易“搗亂”的季節,但大多數變化都可以通過定期測量、良好飲食、適當鍛煉和主動就醫來穩定。我們做好這些小動作,其實就能讓高血壓風險降到最小。你可能會發現,記錄一個冬天的數據、用心調整這些習慣,下個春天血壓又能平穩如初了。
血壓的事,并不可怕,有方法去面對就是最大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