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一抓,耳朵警報:了解嬰兒耳部感染的癥狀與應對
01. 寶寶抓耳朵的那些“小秘密”
有的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沒事就喜歡用小手去摸、抓甚至偶爾拉扯耳朵。有時是邊吃奶邊捏耳朵,有時安靜時自己玩著玩著就開始“研究”起耳朵來。其實,這種現象在嬰幼兒階段很常見。對于剛會活動小手的小寶寶來說,耳朵就像一塊新“發現”的領地,可以隨時探索。
當然,偶爾的抓撓往往只是寶寶在玩耍,或者輕微地感受到局部不適,比如汗液、頭發刺激了耳朵邊緣。有時候,寶寶通過手抓耳朵,表達無法用哭聲說明的不舒服,這種方式就像是他們向大人發出的第一個“小警報”信號。
?? 小提醒:大多數情況下,偶爾的抓耳朵并不說明有毛病。但如果動作頻繁,就需要仔細觀察了。
02. 寶寶容易碰到哪些耳部“小麻煩”?
- 中耳炎
中耳炎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耳部感染類型之一,指的是耳膜后面的中耳腔發生炎癥。
例子:有位10個月大的男寶寶,三天來總是反復抓右耳,家長留意到寶寶還偶爾低燒,去醫院一查,確診為中耳炎。 - 外耳道炎
外耳道也可能被細菌或者真菌侵襲。如果寶寶經常游泳,或者家長清理耳道過度,小小的破皮卷入細菌就可能出現外耳道炎。
?? 知識卡片:外耳道炎癥狀更常表現為耳道疼痛,特別在觸摸耳廓時尤為明顯,而中耳炎則更容易合并發熱、煩躁等全身不適反應。
數據參考:Monasta, L., et al. (2012). Burden of disease caused by otitis med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global estimates. PLoS One, 7(4): e36226.
數據參考:Monasta, L., et al. (2012). Burden of disease caused by otitis med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global estimates. PLoS One, 7(4): e36226.
03. 哪些信號提示寶寶耳朵可能感染了?
常見癥狀 | 輕微或早期表現 | 顯著或嚴重表現 |
---|---|---|
抓撓耳朵 | 偶爾抓、揉耳朵 ?? | 持續反復抓撓、甚至哭鬧時用力拉扯 |
情緒改變 | 短暫煩躁、偶有不安 | 持續哭鬧、不易安撫 |
發熱 | 體溫略高、退燒后緩解 | 高燒不退、反復發作 |
食欲狀況 | 偶爾吃奶量減少 | 連續食欲不振、拒奶 |
分泌物流出 | 無 | 耳道有膿性或黃色分泌物 |
?? 小提示:如果你發現寶寶持續哭鬧且用手頻繁抓耳朵,并伴有發熱或食欲大幅下降,別猶豫,趕緊去醫院。
04. 為啥寶寶容易中招?生活中常見的“風險因素”
- 上呼吸道感染:寶寶感冒、鼻塞、流鼻涕時,中耳和咽喉相通的“咽鼓管”很容易被堵住,讓細菌順勢進入中耳引發感染。
- 過敏體質:有些小朋友天生對環境敏感,鼻炎、哮喘的寶寶更易發生耳部感染。研究顯示,過敏會導致咽鼓管黏膜腫脹,增加感染風險。見:Brodsky, L., et?al. (1993). Allergic rhinitis and otitis media.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6(3), 455-468.
- 家庭環境因素:生活中二手煙、空氣污濁等都會增加寶寶耳部感染概率。家庭中有吸煙者,寶寶罹患中耳炎的風險顯著升高。
- 托班與集體生活:3歲以下的孩子剛進入托班、幼兒園,常與其他孩子密切接觸,容易交叉感染病毒和細菌,耳部感染概率增加。
- 遺傳因素:有耳部疾病家族史的小寶寶本身咽鼓管功能就可能較弱,天生比同齡人風險高些。
?? 這些風險大多屬于客觀情況,無法完全避免。家長只需保持關注,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就已經很不錯了。
05. 寶寶抓耳朵,家長怎么做才合適?
行動建議表
癥狀初現(偶發抓耳、輕微煩躁) | 仔細觀察,多陪伴,注意記錄發作頻率。如果沒有發熱、分泌物,暫時不必太慌張。 |
癥狀持續(頻繁抓耳、哭鬧、發熱) | 準備好寶寶發病時間、體溫、吃奶和精神狀態等信息,盡快帶寶寶去正規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
出現分泌物或耳朵紅腫 | 避免用任何東西去掏耳朵,可用濕棉簽輕觸外耳道周圍,切忌深入耳道。及時就醫,讓專業醫生處理。 |
有一位8個月大的女孩連續兩天晚上睡前煩躁、用手捂住左耳。媽媽以為是新長出的牙齒讓寶寶不舒服,未及時就醫。第三天寶寶體溫升高,奶量減少,送醫才確診為中耳炎。
這說明:寶寶耳部感染初期有時癥狀并不典型,家長要警惕情緒和吃飯變化,不要光盯著耳朵的表面異樣。
06. 快樂“小耳朵”,這樣保護才靠譜
- 規律體檢
每年定期帶寶寶到醫院進行一次耳部健康檢查,發現異??梢栽缣幚?。 - 科學喂養
母乳喂養的寶寶,中耳炎發生率會相對低。
推薦:可以堅持母乳喂養至1歲,奶粉喂養也建議姿勢正確,避免躺著喝奶。 - 抗過敏措施
如果寶寶有過敏性鼻炎或家族過敏史,可以聽從醫生建議適時干預,避免過敏原暴露。 - 營養支持
食物示例:食物名稱 具體功效 食用建議 雞蛋 富含蛋白質,有助于免疫力 6月齡以后適量添加,每天1個 菠菜 提供維生素A幫助黏膜修復 煮熟后剁碎,混合米糊或粥食用 新鮮橙子 補充維生素C,利于抗感染 打成果泥、果汁少量嘗試 - 托班防護
集體生活期間,加強教室通風和手衛生,感冒流行期減少帶寶寶參加密集聚會。 - 不亂掏耳朵
寶寶的耳朵自我清潔能力很強,絕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額外處理耳垢,隨便掏反而容易造成傷害。
?? 日常行動建議:多關心寶寶日常表現,發現持續異樣及時就醫,按月齡進補營養,有助于提升抵抗力。
參考文獻
- Monasta, L., Ronfani, L., Marchetti, F., Montico, M., Brumatti, L., Bavcar, A., ... & Baracchini, C. (2012). Burden of disease caused by otitis med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global estimates. PLoS One, 7(4), e36226.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36226
- Brodsky, L., Koch, R. J., & Bouchier, I. A. (1993). Allergic rhinitis and otitis media.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6(3), 455-468.
- Lieberthal, A. S., Carroll, A. E., Chonmaitree, T., Ganiats, T. G., Hoberman, A., Jackson, M. A., ... & Tunkel, D. E. (2013).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 Pediatrics, 131(3), e964-e999. https://doi.org/10.1542/peds.2012-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