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健康的隱形殺手,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有時候,身體就像一臺沒有報警裝置的機器,從外表看不出問題,可其實里面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很多人都聽說過“脂肪肝”,但總覺得離自己很遠。其實,無論是經常應酬的中年朋友,還是習慣久坐的上班族,脂肪肝可能早已悄無聲息地走進了生活。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關于脂肪肝,你真的該知道些什么。
01|脂肪肝到底是什么?
脂肪肝,簡單來說,就是肝細胞里堆了過多的脂肪。正常情況下,肝臟(身體里的“能量工廠”)會儲存一小部分脂肪,但一旦超過肝重的5%,就算是脂肪肝了。
常見的脂肪肝類型包括“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后者和飲食、肥胖、有些慢性病關系更大。長期脂肪積聚,會讓肝臟的不少功能變得“遲鈍”,有時候還會引發炎癥(肝炎)、甚至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02|脂肪肝悄悄來臨的信號
癥狀類型 | 描述 | 生活場景舉例 |
---|---|---|
輕微、偶爾 | 輕度疲勞、食欲下降、肝區偶感不適 | 楊先生,34歲公司職員,偶爾加班后覺得身體沒勁,飯量也小了一些,以為就是工作累。 |
持續、明顯 | 右上腹持續脹痛,乏力感嚴重,皮膚發黃等 | 45歲的趙女士半年里常覺得右肋下不舒服,有時候還會惡心。去做檢查才發現肝臟有問題。 |
其實,多數脂肪肝初期并沒有明顯癥狀。這也讓不少人忽視了身體發出的微小信號。
如果你發現身體莫名其妙疲倦、飯量變小,或右上腹偶有隱約不適,別太大意,這可能是肝臟在“敲警鐘”。
03|脂肪肝是怎么來的?
- 1. 飲食結構失衡 吃得太油膩、甜食多,很容易讓肝臟脂肪“超標”。尤其是喜歡燒烤、甜飲料的人。
- 2. 睡眠和活動量少 長時間坐著,缺乏運動,脂肪消耗少,就更容易“堆”在肝臟里。
- 3. 肥胖和糖尿病 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發病率顯著高于普通人(Younossi et al., 2016)。
- 4. 藥物和特定疾病 有些藥物,比如激素類藥物,可能增加肝臟脂肪含量。另外,部分遺傳性代謝病同樣可能導致脂肪肝。
- 5. 基因背景及年齡 并不是只有年紀大的人才會得脂肪肝,青少年群體中,尤其是體重超標者,脂肪肝也逐漸增多(Schwimmer et al., 2006)。
04|脂肪肝怎么查出來?
多數脂肪肝是在體檢或者其他原因做肝臟相關檢查時“順便”查出來。
下面用一個小表格總結下常見的檢查方法??
檢查方法 | 特點 | 適用情況 |
---|---|---|
肝臟超聲(B超) | 操作簡單、無創,是脂肪肝初篩首選 | 例行體檢,懷疑肝功能異常者優先 |
血液檢測 | 查肝功能和血脂、血糖,有助了解肝臟受損程度 | 檢測ALT、AST等指標 |
肝臟彈性成像/CT/MRI | 可定量分析脂肪含量及有無纖維化 | 如需詳細評估或疑似嚴重者會用 |
肝穿刺活檢 | 金標準,但一般只用于復雜或診斷不明確時 | 風險較高,非每個人都需要 |
05|脂肪肝可以治好嗎?
- 1. 生活方式調整 稍微調一下飲食結構和增加日常運動,體重減少5%~10%,脂肪肝就可能改善(Vilar-Gomez et al., 2015)。
- 2. 藥物治療 部分患者因合并高血脂、高血糖,醫生會考慮給予降脂、降糖等藥物幫助控制進展。
- 3. 治療并發癥或基礎病 有些患者其實是因為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疾病,治療這些基礎病也會幫助脂肪肝改善。
- 4. 外科干預 極少數發展至嚴重肝硬化、肝功能不全者,才會考慮肝移植等治療,但總體較少見。
干預措施 | 日常做法 | 改善效果 |
---|---|---|
規律運動 | 每周快走、慢跑等至少150分鐘 | 緩解肝臟炎癥,有助脂肪“消退” |
均衡飲食 | 多選粗糧、豆制品、蛋白質食物 | 控制總熱量,改善代謝 |
治療血脂/血糖異常 | 按醫囑服藥,監測指標 | 防止病情加重 |
有位36歲的程序員王先生,體重超標,有輕度脂肪肝。調整飲食,開始規律鍛煉后,半年復查肝臟情況明顯好轉。
這個例子提醒我們,脂肪肝其實沒有那么“難纏”,關鍵是愿意行動,早期干預最有效。
06|你可以這么做來預防脂肪肝
深綠色蔬菜富含抗氧化物,有助改善肝臟代謝負擔。
歐米伽3有利于肝臟脂肪代謝,減少炎癥反應。
有助于血糖平穩,降低代謝壓力。
動起來更容易保持健康體重,對避免脂肪堆積有好處。
良好作息讓肝臟有時間休整自我修復。
定期體檢其實特別重要,尤其是家族有肝病史、或已經有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的朋友。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肝功能和腹部B超,從小細節里關心自己的肝臟健康。如果發現體重增長明顯、長期精力不濟,可以主動到醫院做一次肝臟專項檢查。
?? 參考文獻
- Younossi, Z. M., Koenig, A. B., Abdelatif, D., Fazel, Y., Henry, L., & Wymer, M. (2016). Global epidemiolog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Meta‐analytic assessment of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outcomes. Hepatology, 64(1), 73-84.
- Schwimmer, J. B., Deutsch, R., Kahen, T., Lavine, J. E., Stanley, C., & Behling, C. (2006). Prevalence of fatty liv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118(4), 1388-1393.
- Vilar-Gomez, E., Martinez-Perez, Y., Calzadilla-Bertot, L., Torre, A., Gra-Oramas, B., Gonzalez-Fabian, L., ... & Romero-Gomez, M. (2015). Weight loss through lifestyle modific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s features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Gastroenterology, 149(2), 367-378.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