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你可能忽視的早期信號
01 生活中,鼻息肉是怎樣的一種“小麻煩”?
清晨刷牙時、換季打噴嚏的時候,也許你偶爾感到鼻子有點堵。你以為只是上火或感冒,其實有時候,鼻腔深處已經悄悄長出了一些“小客人”——鼻息肉。它們不像感冒那樣忽來忽去,反而慢慢讓你的鼻子“習慣”了不通暢。
有時候,一個鼻息肉就像角落里悄悄堆起的小鞋子,剛開始你幾乎注意不到,時間長了,空間就被占滿了。??
別小看這個變化,鼻息肉雖然本質是良性的,但它們會不知不覺侵占“呼吸通道”,久而久之,帶來呼吸、睡眠、嗅覺上的麻煩。簡單來說,實時關注自己的鼻子狀態,就是照顧自己的一種方式。
02 早期信號:鼻息肉的悄悄話
- 輕微鼻塞,起初多為單側:不同于感冒那樣一會兒兩邊都堵,鼻息肉“扎根”時,經常表現為一邊鼻道呼吸沒那么順暢。有位32歲的上班族朋友,常年覺得右鼻比左鼻不通氣,最初甚至沒注意,以為是空調太猛。但后來久坐一會兒或者晚上睡覺時,這種感覺越來越明顯。
- 偶爾出現分泌物增多:流鼻涕變得頻繁,但多數還是透明、不惡臭的分泌物,看起來像小感冒,癥狀卻總是反復。
- 嗅覺變“鈍”了:做飯時總感覺味道變淡,朋友點外賣說特別香,你卻只能聞出點微弱的氣息。這個提醒歸類在早期,很多人不當回事,但逐漸喪失“嗅覺快感”其實是鼻息肉的信號之一。
TIP: 鼻息肉早期通常沒有劇烈疼痛,也很少引起外觀變化,容易被日常忽略。
03 明顯影響:生活質量悄然“縮水”
表現 | 生活場景舉例 | 健康隱患 |
---|---|---|
長期鼻塞,甚至嘴呼吸 | 走路、運動、聊天時總不自覺張口喘氣 | 易導致咽喉干燥、口腔異味、睡眠打鼾 |
持續性頭痛或面部壓力感 | 下班后覺得兩頰或額頭發悶“漲”,揉也不緩解 | 可能影響專注力、學習和工作效率 |
嗅覺持續受損 | 烹飪時難以把握火候,連香水味道都辨認不清 | 影響飲食興趣,降低生活幸福感 |
上述問題讓鼻息肉成了影響生活的小阻礙。比如,43歲的女士李女士,總覺得鼻腔像被什么堵著,最初是輕微鼻塞,后來發展到晚上睡覺打鼾變得明顯,連家人都能聽見,不僅睡不好也容易疲憊。
04 鼻息肉的來由:疾病不是無緣無故找上門
- 慢性炎癥反復刺激 長期鼻炎(比如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讓鼻黏膜一直處于“工作狀態”,讓它容易發生增生,最終形成息肉。
- 家族遺傳體質 一些人鼻腔和副鼻竇天生對特定刺激很敏感,同家族中有多個人這個情況,哮喘的人也較易合并鼻息肉(Settipane, GA, 1996)。
- 環境與生活方式 長時間處于空氣污染、灰塵、化學氣體多的地方(如部分工廠崗位),刺激物容易讓黏膜長期受損(Shin et al., 2014)。
- 免疫異常 少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普通刺激反應過度,導致鼻黏膜長期水腫、充血,逐步發展成息肉。
研究發現: 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的人群,其家族出現該病的風險為普通人的4-5倍(Stevens et al., 2015)。
05 如何自我檢查鼻息肉?
- 鏡子+手電筒輔助: 對著明亮的鏡子,輕輕抬起鼻尖,拿小手電照進鼻孔深處,觀察是否有像水晶葡萄般小球狀的淡灰色物體,如果只看見鼻毛和通道,說明大概率沒有可見息肉。
- 單側呼吸測試: 用手指捏住一側鼻翼,分別測試另一側呼吸感受,兩邊是否通暢差異大。如果長期一側明顯不暢,且沒有感冒,建議進一步檢查。
- 嗅覺“小測驗”: 用香皂或橙子皮,感受兩側鼻腔對氣味的辨別能力是否存在差別。
注意: 自查只是初步方式,并不能完全斷定是否有息肉,更不能替代專業耳鼻喉科的檢查。
06 鼻息肉,何時該去醫院?又該如何管理?
- 癥狀持續時間長
鼻堵、流涕、嗅覺差持續超過4周以上,尤其是藥物緩解無效時,應及時就醫。 - 生活受影響
例如打鼾、白天嗜睡、頭痛變頻繁等,這些提示息肉可能已經比較大。 - 發現異常腫塊
如果自查中覺得有新生突起、表面不平、質地較硬等情況,早診早治很重要。
管理建議: 鼻息肉可通過內窺鏡檢查、CT等手段確診。早期小息肉可以藥物控制,明顯堵塞或反復發作時,可以選擇微創手術。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更為專業,建議有相關資質的綜合醫院就診。
07 預防方法:讓鼻腔更“輕松自在”
做好鼻子健康日常管理,遠比事后治療來得輕松??梢栽囋囅旅孢@些簡單做法:
日常好習慣 | 理由 |
---|---|
多補水 | 促進黏膜功能,減少分泌物變黏 |
定期用溫鹽水沖洗鼻腔 | 清潔鼻腔,減輕過敏原影響(跟日常洗臉一樣自然) |
深呼吸鍛煉 | 提高鼻腔自凈能力,減少炎癥機會 |
均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E的食物 | 幫助黏膜修復提升,自然防護力UP(Sharma et al., 2015) |
有氧運動,每周3~5次 | 增強整體免疫,改善呼吸系統 |
健康飲食推薦??
有息肉或長期鼻炎的人,建議春秋換季時特別關注自身狀態。如有異常不適變化,別硬撐,適時尋求醫生建議。
- 柑橘類水果:含豐富維生素C,有助于鼻腔黏膜修復,推薦每日一次水果拼盤。
-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西蘭花,富含抗氧化物,建議隔天至少一餐。
- 堅果:如核桃、杏仁,含有維生素E,適合作為每日加餐。
有息肉或長期鼻炎的人,建議春秋換季時特別關注自身狀態。如有異常不適變化,別硬撐,適時尋求醫生建議。
?? 參考文獻
- Settipane, G. A. (1996). Nasal polyps: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Rhinology, 10(6), 279–289.
- Shin, H. W., & Montell, C. (2014). Genetics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4(1), 23–28.
- Stevens, W. W., Schleimer, R. P., & Kern, R. C. (2015).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JAMA, 314(9), 926–939.
- Sharma, S. K., Kalra, K., & Patnaik, S. K. (2015). Role of antioxidants in preventing nasal polyposis recurrence. Indi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67(Suppl 1), 59–64.
以上文獻均可在 PubMed 或 Google Scholar 檢索。如需了解更多詳細資料,可查閱相關專業書籍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