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聲音:突發性耳聾的治療之道
01 什么是突發性耳聾?
清晨醒來,世界突然安靜了一側,好像某個重要的頻道被悄悄切斷。有些人是在洗澡時察覺到的,有些人則是在通勤途中突然感受到耳朵仿佛被棉花塞住,每個音節都顯得模糊不清。這就是突發性耳聾(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通常表現為短時間(72小時內)內耳部聽力急劇下降,多數只在一側出現。
一般突發性耳聾沒有明顯疼痛感,可能會出現耳鳴(耳朵呼呼響)或輕微的悶脹感。大部分人早期感受到的只是偶爾聽不清別人的聲音,像對方話筒突然失靈一樣。但如果沒有及時注意,聽力下降可能會持續甚至加重。
02 癥狀警示:何時需要高度重視?
- 持續性耳鳴:一天之內都能聽到耳中嗡嗡聲,難以忽略。
- 明顯聽力減退:與家人交流,突然一只耳朵什么都聽不到,甚至連電話鈴聲都捕捉不到。
- 平衡感失調:部分人還會感到天旋地轉,走路像踩在船上。
26歲的張先生曾因連續加班后,突然發現自己右耳聽不到鬧鐘響。起初以為只是“太累了”,結果兩天后癥狀加重。這說明突發性耳聾及時關注和處理非常關鍵,尤其是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時要分外留心。
03 如何確診?醫生怎么判斷是否為突發性耳聾
當你因為突然性耳聾來到耳鼻喉科,醫生通常會按這個流程進行評估(如下表所示):
檢查項目 | 作用 | 需要配合 |
---|---|---|
純音聽力測試 | 評估不同頻率的聽力損失,可明確“神經性”耳聾 | 需要安靜環境,跟隨指揮按下按鈕 |
聲阻抗檢查 | 排除中耳炎等其他原因,判斷鼓膜功能 | 只需靜坐,無痛感 |
耳道檢查 | 排除耳道異物、外耳炎或積液 | 醫生用耳鏡簡單查看 |
影像學(如MRI) | 排除腫瘤或神經炎癥等特殊病因 | 特殊情況才需要,非人人必須做 |
通過這些標準化檢查,醫生能夠判斷是否為真正的突發性耳聾,還是其他常見疾病“偽裝”的癥狀。大多數突發性耳聾在排除明顯器質性病變后,屬于“特發性”,也就是找不到明確原因。
04 突發性耳聾:目前醫學上怎么治療?
- 激素治療:皮質激素能減輕內耳炎癥、水腫,是目前國際通用首選方法(Murchison, A.G., & Schindler, J.S., 2017)。多數人住院期間會使用糖皮質激素靜脈滴注或口服。
- 高壓氧療法:通過提高血氧,幫助內耳恢復。幾個療程之后,一部分患者能明顯改善聽力。
- 藥物輔助:如血管擴張劑、神經營養藥,可輔助緩解癥狀(Rauch, S.D., 2008)。
- 局部注射:部分難治性病例會嘗試將激素直接注射到耳內,以增強療效。
05 有哪些新的療法和研究成果?
近年來,生物制劑、干細胞移植和基因療法等“修復新思路”不斷涌現。例如,一些研究嘗試用內耳注射生長因子,幫助受損神經自我修復(Choi, B.Y. et al., 2018)。還有部分團隊致力于分子靶向藥物,試圖找到阻止聽力細胞進一步損傷的“開關”。
不過,這些前沿療法目前仍處于臨床試驗期,距離廣泛應用還有一定距離。大多數患者目前仍以傳統激素為主,只是在部分疑難病例中可以考慮新技術聯合治療。
06 治療期間怎么做?實用的自我管理建議
日常習慣調整:
- 避免用力擤鼻,減少壓力波及內耳
- 保持安靜環境,少去噪音場所,讓耳朵“休養”
- 保持充足睡眠,提高身體恢復力
- 多吃富含蛋白質食物(如雞蛋、魚類),有助于神經修復
心理疏導建議:
- 適當轉移注意力,避免反復擔憂病情
- 可以與家人朋友多溝通,緩解焦慮情緒
07 積極面對:支持網絡和恢復信心
突發聽力下降讓很多人手足無措,這時候尋求外部支持是個不錯的選擇。國內外有不少患者互助社群,分享康復經歷、心理調適方法。和曾經歷類似困擾的人聊天,能幫助消除孤獨感。
另外,有經驗的專業醫生和康復師,能根據你的具體情況,策劃個體化的康復訓練,逐步提高說話、聽覺敏感度。即使短期聽力未能完全恢復,長期堅持也有好處。
參考文獻
- Murchison, A.G., & Schindler, J.S. (2017). Corticosteroids for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50(2), 359-370. https://doi.org/10.1016/j.otc.2016.11.013
- Rauch, S.D. (2008). Clinical practice.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9(8), 833-840. https://doi.org/10.1056/NEJMcp0802129
- Choi, B.Y., et al. (2018). Therapies to promote hearing loss recovery: Routes to regeneration. Korean Journal of Audiology, 22(2), 53-60. https://doi.org/10.7874/kja.2018.2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