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可能最早只是感覺有點冷、心慌,甚至嘴唇發白。到了嚴重時,心跳加快、四肢冰涼、出汗等癥狀會逐步加重。如果這時還沒察覺,危險就會悄然逼近重要器官,比如大腦和腎臟的功能都會被拖垮。
早期信號 | 明顯表現 |
---|---|
輕微頭暈、偶爾心跳加快、輕度蒼白 | 持續心慌、四肢冰涼、冒冷汗、意識淡漠 |
創傷性休克的根源其實分為好幾類。我們可以按照“缺了血”還是“血流被堵”來分:
創傷原因 | 休克類型 | 緊急程度 |
---|---|---|
失血(外傷/內傷) | 低容量性休克 | 極高 |
心包壓塞、氣胸 | 梗阻性休克 | 較高 |
發生重傷時,爭分奪秒很重要。簡而言之:保證通氣、止住大出血、保持平穩體位。這三步決定最初存活可能。
1. 先評估呼吸是否順暢,有時嘴里卡著異物反而是致命起點。
2. 立即用干凈的布或按壓方式制止出血,如果四肢大出血可用止血帶輔助。
3. 保持傷者平躺(如無頭部損傷),下肢微微抬高,防止血液回流障礙。
處理步驟 | 作用目標 |
---|---|
保持呼吸道通暢 | 預防窒息 |
快速止血 | 減少失血量 |
平躺抬腿 | 幫助血流集中重要器官 |
到了ICU,搶救的重點就不再是單純止血,而要靠“輸血補液、藥物調整和連續監護”這幾大手段穩住患者。
液體復蘇: 臨床醫生會根據實際流失血量,優先選擇晶體液(如乳酸林格液)或膠體液,迅速恢復血容量。
輸血: 失血大于1500毫升時,基本需要輸全血或紅細胞懸液,以便提升運氧能力和血壓。
藥物支持: 在部分危重患者中,還會用升壓藥臨時托住血壓。
連續監測: 包括心電、血壓、氧飽和度等,以便隨時針對變化快速反應。
處置方式 | 主要目的 |
---|---|
靜脈補液 | 恢復循環容量,提高血壓 |
輸注血液制品 | 提升攜氧能力,緩解貧血 |
藥物擴容/升壓 | 支撐循環系統,保護臟器 |
有些創傷僅靠藥物、補液遠遠不夠,比如肝臟、脾臟破裂或者骨盆大出血。這時候,外科手術就成了唯一的“生命通道”。
常見干預方式:
創傷性休克熬過急性期,真正的恢復之路才剛剛起步。后期不僅要調整身體,還需要顧及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