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為什么有的人會受到持續影響,而有的人卻能很快走出來?這跟創傷類型、個體差異、支持系統都有關。
雖然創傷“很難消失”,但減少困擾、恢復日常生活,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下面這幾個實際方法,簡單有效。
具體措施 | 操作建議 | 益處 |
---|---|---|
規律作息 | 每天同一時間起床、睡覺 | 有助于情緒穩定,降低突發情緒波動 |
記情緒日記 | 用APP或本子,記錄心情變化和觸發事件 | 幫助看見規律,逐步減少閃回頻率 |
舒緩運動 | 如散步、瑜伽、慢跑,每次20分鐘 | 緩解緊張、改善睡眠 |
正念冥想 | 每天10分鐘練習關注呼吸 | 提升當前覺察,減少被創傷情緒牽引 |
建立安全感 | 與相信的人傾訴,或參與互助小組 | 逐步減少自我懷疑 |
如果有上述情況,其實不妨主動聯系心理醫生、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員。專業幫助除了談話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還可能根據需要建議短期藥物治療或團體輔導。很多必要的心理治療已經被醫保覆蓋,別擔心費用問題。
心理創傷并不稀奇,創傷后的閃回和回避行為也并不可怕。懂得癥狀背后的成因,進行合理應對,比一味回避更有效。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就如同定期鍛煉身體一樣重要,關鍵在于尊重自己的感受。如果身邊朋友有這方面困擾,不妨多一點包容和陪伴,該尋求專業幫助時別遲疑。你值得一個更自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