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那些你不知道的癥狀、治療與預防
01. 腮腺炎究竟是什么?
提起“腮腺炎”,很多人腦子里的畫面就是兩個臉頰鼓鼓的小孩。但實際上,這種看上去不大的病,卻每年都讓不少家庭手忙腳亂。在學校、幼兒園,腮腺炎時?!皾摲?,一旦流行起來,一波又一波地影響班級。其實,腮腺炎的本質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強傳染病,常見于5-15歲的孩子,不過大人也有中招的可能。
雖然近年來腮腺炎的病例明顯比以前少了很多,這和疫苗普及有關系,但每到換季、開學或者托管班集體互動多的時候,零星的病例還是沒法完全消失。如果自己或者家里的孩子出現了相關癥狀,及時分辨和處理,就顯得尤其重要。
02. 腮腺炎會有哪些表現?
- 輕微低熱,身體有點乏力
- 偶爾感覺咽部不適、咬東西有點酸痛
有位8歲的男孩,剛開始只是說開口吃飯有一點疼,家長以為是長牙或者輕微上火,完全沒當回事。可到了第三天,孩子哭著摸自己的臉,一側腮部腫脹得很明顯,體溫直奔38.5℃。這才帶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流行性腮腺炎。
- 單側或雙側腮部逐漸腫脹
- 持續發熱,可達38-39℃
- 說話、咀嚼時面部劇烈疼痛
- 有時伴有頭痛、全身不適感
這些癥狀有時幾天內加重,但多數孩子一到兩周能恢復。不過,若腮腺腫脹持續、疼痛加重或者出現異常不適,建議及時找醫生幫忙。
03. 腮腺炎是如何傳播的?
說起來,腮腺炎病毒其實并不挑人。它主要靠呼吸道飛沫和唾液傳播。比如在教室、游樂場等封閉空間里,孩子們一個打噴嚏、咳嗽,病毒顆粒就能“搭順風車”進入別人身體。
病毒先在呼吸道黏膜“安家”,大約12~24天的潛伏期后,才引起癥狀(Rubin, S. et al., 2018)。這種潛伏期長,有的人即使沒什么表現,也能傳播病毒,這也是它容易爆發集體感染的原因之一。
主要人群 | 傳播方式 | 潛伏期 | 宿主易感性 |
---|---|---|---|
兒童和青少年 | 飛沫、唾液、密切接觸 | 12~24天 | 未接種疫苗人群 |
醫學調查顯示,那些沒有接種MMR(三聯)疫苗的兒童,腮腺炎的風險高出5倍以上(Hilleman, M. R. 2001)。所以,疫苗不僅是自我保護,也是家庭與班級集體健康的“安全屏障”。
04. 治療腮腺炎:怎么做才靠譜?
腮腺炎是病毒性疾病,沒有特效藥,治療的重點在于緩解身體不適和促進恢復。從醫學角度,主要以對癥護理為主,減少并發癥發生。
- 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特別在發熱腫脹期
- 保證水分補充(白開水、稀粥均可),減少口腔干燥
- 飲食選擇柔軟、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膩和辛辣
- 腮腺熱敷可緩解局部疼痛(溫度以舒適為準)
- 高熱、劇痛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進行降溫
有一位14歲的女孩,因腮腺炎高燒到39℃,家長給她用溫開水物理降溫,并嚴格按照醫生用藥指導,5天后體溫基本恢復正常。醫生強調,切勿私自用抗生素,因為腮腺炎由病毒所致,濫用反而可能增加副作用。
05. 如何預防腮腺炎?這些細節別忽視
目前公認,最有效的腮腺炎預防方式就是及時、規范接種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MMR疫苗)。接種一針能達到85%以上的保護率,兩針基本上可以大幅降低風險(Plotkin, S. A., 2019)。
預防措施 | 推薦理由 | 做法小貼士 |
---|---|---|
MMR疫苗接種 | 增強免疫力、明顯降低發病率 | 兒童常規2劑:8月齡和18月齡各一次 |
勤洗手 | 切斷手-口傳播路徑 | 外出歸來、吃飯前后清潔雙手 |
保持家居通風 | 稀釋空氣中的病毒 | 每天開窗換氣2-3次 |
分餐與專用餐具 | 減少交叉感染機會 | 建議孩子用自己的碗筷喝水杯 |
簡單來說,家里有孩子、孕婦或者高風險人群,按時完成預防針最靠譜。平時聚會、開學季,更要關注個人衛生。哪怕偶遇風頭緊的時候,臨時減少群體活動、合理安排室內活動,也是很好的輔助措施。
06. 腮腺炎并非“小病”:警惕這些并發癥 ??
雖然多數腮腺炎經過一到兩周就能明顯緩解,但也有極個別病例出了“意外”。部分患兒可能發展為耳下腺、頜下腺等多處腺體炎癥,甚至進展為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和腦膜炎。男孩的睪丸炎風險尤其值得關注,一旦合并,青春期后有導致不育的可能。
- 睪丸炎(主要見于青春期及成年男性)
- 卵巢炎(女性極少見)
- 腦膜炎(高熱昏迷、劇烈頭痛要重視)
- 胰腺炎(表現為持續腹痛、惡心)
一項系統回顧指出,腮腺炎相關腦膜炎的發病率約為1-10/1000例患兒(Bitsko, R. H., 2019),雖然比例不高,但這些風險不能掉以輕心。平時早發現、早評估、規范治療,可以大大減少并發癥帶來的隱患。
07. 小結:腮腺炎防控,最實用的做法
腮腺炎雖然不是“大問題”,但也不能完全掉以輕心。如果家里有小朋友還沒接種MMR疫苗,不妨盡快補種。學校班級發現病例時,建議合理安排相應隔離觀察,并鼓勵日常手衛生。其實,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飲食,也能夠提升身體抵抗力——比如多補充新鮮果蔬,保證常規鍛煉和規律作息,這些簡單事做起來并不難,卻異常重要。
平時孩子或家人一旦出現持續腮腺腫脹、高燒不退,別自行頂著拖延,及時去醫院求助更靠譜。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也可以咨詢專業醫生,或者參考權威文獻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健康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用對方法,日常的小事累積,才能真正把“老毛病”擋在門外。
參考文獻
- Rubin, S. A., Qi, L., Audet, S. A., Sullivan, B. J., Carbone, K. M., Bellini, W. J. (2018). Recent Mumps Outbreaks in Vaccinated Populations: No Evidence of Immune Escape. Journal of Virology, 92(3), e00531-17.
- Hilleman, M. R. (2001). Current status of mumps vaccines. Vaccine, 19(17-19), 2053-2068.
- Plotkin, S. A., Orenstein, W. A., Offit, P. A. (2019). Vaccines (7th ed.). Elsevier.
- Bitsko, R. H., Cortese, M. M., Rota, J., Hickman, C., Sowers, S., Routh, J., & Bellini, W. (2019). Guidance for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of mump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68(12), 33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