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急性疼痛(如割傷、燙傷的劇痛),慢性疼痛往往開始時只是偶爾隱隱作痛,但時間一長,這根“報警線”會變得異常敏感,只要有輕微刺激就容易痛得不舒服,甚至沒有明確原因也會莫名出現疼痛感。
小知識Tip: 腦成像研究顯示,慢性疼痛患者的大腦“疼痛中樞”區域與正常人相比異常活躍,這種現象解釋了痛覺為啥會持續不斷(Baliki et al., Nature Neuroscience, 2012)。
05 現代技術的應用:醫學進步帶來的新選擇
隨著醫學科技發展,慢性疼痛管理的手段愈發多樣。過去只能依賴藥物,如今神經阻滯、射頻消融、脊髓電刺激等微創方法正在逐步推廣,讓很多患者看到了新希望。???
技術應用比拼: 方法 | 適用對象 | 效果特點 |
神經阻滯 | 周圍神經病變、難治性局部疼痛 | 起效快、副作用小,適合短期緩解 |
射頻消融 | 小關節、神經卡壓后遺痛 | 破壞“異?!鄙窠?,維持時間較長 |
脊髓電刺激 | 頑固神經性疼痛、多次治療無效者 | 植入微型電極,明顯降低疼痛感 |
參考文獻: Deer, T. R., et al. (2014). The appropriate use of neurostimul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and ischemic diseases. Neuromodulation, 17(6), 51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