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沙發上,你可能正在為家里年長的親人擔心,怕他們在轉身拿杯子或上廁所的時候突然摔倒。帕金森病就像一位不那么受歡迎的“室友”,常影響日常生活,帶來不少小麻煩。其實,了解清楚“跌倒”出現的幾大原因,并提前做些細致的小調整,能讓這位“室友”安分許多。下面說說,哪些細節值得特別留心,每一步怎么做,才能真正保護到身邊的人。
01 跌倒究竟為啥高發?
帕金森病患者之所以容易跌倒,最根本原因不是肌肉沒力氣,而是肌肉“聽不清大腦指令”。疾病讓神經系統的"指揮能力"變弱,動作協調差了一截。例如,轉身或走路時,腿部突然“卡殼”,導致失去平衡。這種癥狀最早時偶爾出現,比如起身變慢、步伐突然變小,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演變為頻繁摔倒。
有調查發現,約60%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病程某一階段經歷過跌倒(Bloem, B.R. et al., 2001)。有些人之后逐步喪失了獨立行走的信心,甚至害怕活動。長期看,反復摔倒不僅容易骨折,還影響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所以這可不是小問題。
- 小結
- 平衡、協調和動作連貫性,是守護安全的三把“鑰匙”。其中任何一點卡頓,跌倒風險都可能上升。
02 居家安全小改造:哪些細節最重要? ??
說到預防跌倒,最容易忽視的其實是居家環境。一些小調整,立刻就能降低危險。比方說,63歲的楊阿姨,在廚房門口墊了一條厚地毯,幾次差點被絆倒。家里簡單換成防滑貼,事情就解決了。下面,具體說說怎么做:
?? | 移除或固定地毯/墊子:活動地墊和邊角翹起的小地毯特別容易絆倒人。能不用就不用,如果舍不得,可以用防滑貼條固定住角落。 |
?? | 樓梯和衛生間裝扶手:衛生間、浴室或樓道進出口,建議安裝結實的扶手或抓桿,哪怕只是幫忙一點點,也能減少意外。 |
?? | 家具不擋路線:沙發、椅子、茶幾最好不要放在過道轉彎處,以便行動途中順暢,減少無謂的跨越動作。 |
03 運動強化:提升身體“感應力” ??
不是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適合激烈運動,但堅持一些有針對性的鍛煉,是真的可以改善平衡和協調。以68歲的張叔叔為例,他在社區健康中心每周練兩次太極,腿力和重心感變強,走路底氣也更足了。
?? | 太極或平衡體操:緩慢而連續的動作,幫助“喚醒”身體的平衡神經。注意,動作幅度不要太大,盡量慢一點。 |
?? | 步態訓練:比如在室內按直線來回走動,訓練抬腿、邁步和協調感,配合節奏感的語音提示更好。 |
?? | 柔韌拉伸練習:輕度拉伸可以防止肌肉僵硬,提高身體靈活度。用床邊、椅子等為支撐就足夠。 |
- 友情提示:運動要量力而為,最好在家人陪伴下進行。一開始不要自己上手難度大的項目,循序漸進,發現身體不適立即停止。
04 藥物調整,別讓副作用“幫倒忙” ??
帕金森病的癥狀波動大,藥物治療講究精細。實際上,部分藥物在控制手抖、僵硬的同時,也有可能帶來頭暈或血壓波動。57歲的陳師傅曾試過自行加大藥量,結果反倒暈倒了一次,這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
- 按時服藥:切忌擅自增減藥量,如有疑問及時和醫生溝通。
- 識別副作用:如果吃藥后明顯頭暈、乏力或摔跤增多,建議和醫生溝通藥物調整。
- 定期隨訪:每3-6個月復診一次,動態調整藥物方案。
05 家庭照護:支持+知識=安全感 ????????
跌倒的防護,光靠患者本人努力還不夠。家人和照護者的理解與配合,能讓風險降到最低。比如,80歲的李奶奶,女兒經常幫她排查家里容易出問題的角落,她自己也更放心活動。
- 照護知識一起學:家屬和患者可以一起上健康講座、參加社區組織的培訓,了解“跌倒”是什么、怎么防。
- 提前溝通與計劃:老人要出門或有想做的活動,可以共同討論如何減少意外,比如推輔助車、避開地面濕滑路段等。
- 發現變化及時溝通:比如發現最近走路開始偏斜、說話含糊,家人要及時陪同去醫院查查。
06 跌倒風險評估:哪些信號值得隨時關注???
防護措施做得再好,也抵不過“情況變了”不及時反應。帕金森病患者的狀態可能隨季節或病情跳變,定期做風險評估其實蠻有必要。比如,感覺自己開始經常絆腳、走路比前陣子吃力,就要考慮是不是步驟該調整了。
- 每半年到醫院做一次步態和平衡能力評估。
- 出現走路“卡殼”、突然下肢無力、需要頻繁扶東西,建議提前到醫院咨詢護士或??漆t生。
- 如果跌倒次數突然增多,盡快復查和調整防護方案。
最后說幾句
預防跌倒,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調整、細致觀察的過程。環境、運動、藥物和家人支持,多做一步安全保障就多一分安心。只要不“掉以輕心”,家人之間溝通順暢,帕金森病患者完全有可能在生活中保持獨立與自信。很多經驗是靠平時一點點積累的,別等問題變大才行動。希望這些建議能幫你為親人和自己,多添一份踏實感。
主要參考文獻
- Bloem, B. R., Grimbergen, Y. A., Cramer, M., Willemsen, M., Zwinderman, A. H. (2001). P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falls in Parkinson's disease. Journal of Neurology, 248(11), 950–958.
- Mak, M. K. Y., Pang, M. Y. C. (2009). Balance confidence and functional mobility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falls in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Journal of Neurology, 256(5), 742–749.
- Morris, M. E., Martin, C. L., Schenkman, M. L. (2010). Striding Out with Parkinson Disease: Evidence-Based Physical Therapy. Physical Therapy, 90(2), 280-288.
- Gray, P., Hildebrand, K. (2000). Fall risk factors in Parkinson's diseas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ursing, 32(4), 2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