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肺癌:識別、理解與應對 ??
01 肺癌到底是什么?
簡單來說,肺癌是一種起源于肺部的惡性腫瘤,它的核心本質,是肺中的部分細胞“走了神”,失去了正常生長的調控,開始無序生長,最終形成腫塊。早期肺癌時,這種異常變化多是悄無聲息,沒有劇烈反應,像是樓道里新換了一只燈泡,你若不仔細觀察,很難察覺。
進入發展期,肺癌可出現一系列癥狀,對身體帶來明顯影響,還可能通過血液或淋巴擴散,波及更多器官。要留心的是,不同類型的肺癌(如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生長快慢、反應各有區別,但最終都會對健康造成持續壓力(WHO, 2023)。
02 咳嗽變重、性狀改變,你該警覺嗎?
-
1. 咳嗽持續超過兩周
假如原本偶爾咳嗽,最近持續加重,尤其是夜里或清晨更明顯,這種“時間拖長了的小麻煩”值得重視??人员臼巧眢w保護反應,但長期咳嗽可能提示肺部出了問題。
-
2. 咳嗽性質發生變化(如變聲或帶血)
有些人,原來咳嗽干巴巴,突然變成帶痰、偶有血絲,聲音也有些沙啞。這種變化,就是身體在發出新的信號。如果不重視,容易延誤診斷。
-
3. 咳嗽伴隨胸痛、氣短或體重下降
如果在咳嗽的同時,出現胸口悶痛,呼吸費力,或感覺消瘦明顯,那就不只是“秋冬小感冒”了。偶爾的這些改變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現,建議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03 誰更容易得肺癌?常見風險因素分析
肺癌的發生,并非偶然,很多日常習慣和環境因素都有影響。下面幾點,需要關注:
-
吸煙
??
吸煙依舊是導致肺癌的“頭號元兇”——全球超八成肺癌病例與此相關(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煙霧里的有害物質,會讓肺組織遭受反復損傷,誘發異常細胞生長。
-
空氣污染
???
長期生活在空氣質量較差的地區(如城市高污染區)、或長期暴露于有害工業氣體,會明顯提高肺癌發病概率。這是城市居民值得留意的一個健康隱患。
-
職業暴露
某些特殊職業,比如礦工、建筑工人、化工企業員工,長時間接觸石棉、氡等有害物質,會增加肺癌風險(Siegel et al., 2023)。
-
年齡相關因素
肺癌多見于50歲以上人群,隨著年紀增長,細胞的“自我修復”逐漸減弱,這也是腫瘤更易出現的原因之一。
-
遺傳和慢性肺部疾病
家族中有肺癌史的人,或者本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OPD)、肺部慢性炎癥患者,身體內部的長期免疫壓力,可能使某部分細胞失控。
這些因素,有的可以改變,有的更多和個人生理狀態和生活環境有關。認清風險,能夠幫助我們提前做出調整,而不是等到身體出現警告時再慌張。
04 肺癌的主要檢查方法有哪些?
很多朋友一聽到“要查肺癌”,心里就慌了,其實現在的醫學手段并不復雜,且大部分檢查都在門診即可完成,無需特殊準備。
-
影像學檢查
首選胸部X光或低劑量CT,能看出肺里有沒有可疑病灶。高危人群有條件的可以選擇年度低劑量CT篩查(Mazzone et al., 2021)。
-
組織活檢
若影像上發現異常點,會安排支氣管鏡或穿刺取一小塊組織做顯微鏡檢查。這樣能確定具體類型,不同類型的治療方案也隨之變化。
-
分子病理學檢測
檢查如EGFR、ALK等相關基因突變,用來判斷有哪些“靶點”可用藥物精準治療。例:上述72歲女性患者,活檢發現EGFR陽性,為后續選藥提供重要參考。
檢查本身風險不大,配合醫生流程做完,有助于盡快明確診斷,為下一步治療打下基礎。別因緊張而遲疑,以免錯過最佳干預窗口。
05 治療有哪些選擇?哪種適合自己?
-
手術治療
??
肺癌早期,如腫瘤局限于肺,不涉及重要血管和神經時,醫生常建議做手術,把異常組織切除掉。病例中提到的1.2cm小結節,就是在發現早、限定局部的情況下采取的治療方式之一(Travis et al., 2021)。
-
放射治療(放療)
??
如果身體條件限制、或腫瘤位置不適合手術,則考慮用精確的射線破壞異常組織。放療通常對腫瘤比較敏感的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
-
化學藥物治療(化療)
藥物通過血流殺死或抑制全身腫瘤細胞生長。對晚期肺癌或者術后防復發、減小腫瘤體積有幫助。常和手術或放療搭配。
-
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
針對分子檢測發現的“異常標記”,用特定藥物精準作用于腫瘤,僅影響異常組織,對正常組織損傷較小。免疫治療則是激活身體免疫,讓它主動追擊異常細胞。
具體選哪種,需要醫生根據腫瘤大小、類型、基因檢測結果和個體身體狀況綜合判斷。許多人能通過聯合方式,獲得適合自身的治療策略,而不是“一刀切”。
06 日常管理怎么做?吃點什么有幫助?
-
新鮮蔬菜水果
????
新鮮蔬果富含多種抗氧化物,有助于幫助細胞抵御外界刺激。建議每餐都能有蔬菜,適量搭配應季水果為宜。
-
含硒食物(如蘑菇、大豆制品、堅果)
硒有助于支持身體抗氧化、提高免疫能力??梢悦恐艹詭状尉惡蛨怨?,煲湯、涼拌、加粥都挺方便。
-
高蛋白食物
????
如魚、雞蛋、豆制品等,有利于維持身體修復力。特別是治療過程中,適量補充蛋白質可提高免疫防線。
-
多喝水
保持身體代謝暢通、促進“廢物”排出,對維持肺部環境很有好處。
保持適度運動(如快步走、游泳等),改善居住通風,減少廚房和臥房煙霧污染,都是有益的生活小細節。
心理健康同樣重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正面的心態,有助于緩解治療帶來的緊張情緒。
至于復診,建議每三至六個月與??漆t生溝通,根據建議復查影像和實驗室指標。
07 日常高危人群能做什么?
如果你屬于吸煙史較長、有家族肺癌病例,或者曾在高風險環境工作,建議每年做低劑量CT篩查。如果出現持續咳嗽、聲音嘶啞、體重異常下降等,建議及時到呼吸專科門診就診,避免遺漏早期診斷的機會。
選擇醫療機構時,優先考慮有肺癌多學科門診和影像、分子檢測能力的醫院,可以獲得更全面、精準的診療建議。
結語
肺癌不是遙不可及的罕見病,也絕不是無法防范。只要我們多一點關注,適當調整生活,給予自己和家人更多健康投入,許多威脅其實可以有效防范。別把長時間咳嗽、胸悶、體重下降當成“小毛病”,尤其身處高危環境時,更應及時體檢。專業問題,及時找呼吸科或腫瘤科醫生溝通,安心等待科學診療的結果,比焦慮更管用。
參考文獻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Lung cancer: Key facts. Geneva: WHO. Link
- Mazzone, P.J., et al. (2021).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CHEST guideline and expert panel report." Chest, 160(5), e427–e494. Link
- Siegel, R.L., et al. (2023). "Cancer statistics, 2023."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3(1), 17-48. Link
- Travis, W.D., et al. (2021). "The 2021 WHO classification of lung tumors: Impact of advances since 2015."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16(5), 679-706.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