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檢查:手術安全的守護者
生活中難免遇到小磕磕碰碰,偶爾割傷手指或蹭破皮膚。大多數人涂點碘伏、按壓止血,幾分鐘也就好了。但如果一次小傷口卻怎么按都止不住血、傷口總是滲血不止呢?再或者在醫院面臨手術時,醫生會讓你做一系列血液檢查,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就是凝血功能。這項檢查關系到手術中的安全,有時候,更能讓人“一錘定音”,發現身體沒察覺的問題。
01 凝血功能是什么?
簡單來講,凝血功能就是我們身體遇到出血時,自己“修補漏洞”的一套系統。它依靠血小板和多種凝血因子共同完成:血小板像“應急工人”第一時間趕來堵住血管破口,后續的凝血因子好比修路隊,把這個堵口徹底“固定”。通過這套系統,流出來的血很快能形成血塊,止住出血。
關鍵成分 | 主要作用 |
---|---|
血小板 | 遇到出血快速聚集,起到“臨時堵漏” |
凝血因子 | 多種蛋白質協作,完成更復雜的止血和修復 |
其實,大多數人平時不會去留意這套機制,只有當它出問題了,或者在手術等風險場合,才會暴露隱患。
02 常規的凝血檢查項目有哪些?
檢查名稱 | 全稱 | 作用簡述 |
---|---|---|
PT | 凝血酶原時間 | 判斷凝血因子的第一道關卡是否正常,術前必查 |
APTT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 監測凝血過程的另一條通路,常用于評估血友病 |
TT | 凝血酶時間 | 專門反映最后一步“血液結塊”的能力 |
這些檢測可以幫醫生初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凝血異常,需要不需要干預處理。
03 手術前為什么必須查凝血?
舉個例子:一位37歲的女士準備做膽囊切除,體檢發現APTT明顯延長。進一步問診,她偶爾刷牙時牙齦出血,但沒放在心上。醫生據此判斷,她潛在的一種凝血因子缺陷,如果手術時未發現,切口極易滲血,術中止血難度大幅增加。通過術前檢查,醫生提前準備了備用血漿和特殊止血藥物,手術最終順利完成。
- 凝血異常術中出血量大,影響手術視野,操作有風險
- 術后恢復慢,容易出現血腫、感染等并發癥
所以,手術前查凝血功能,就像一次“專項安全體檢”,避免任何可能的小失誤,減少突發狀況。
04 凝血異常帶來的潛在風險
假如凝血機制有漏洞,手術過程中的“小事情”就可能變成大麻煩。
合并其他疾?。ㄈ绺闻K疾病、腎臟疾病、血液系統問題)時,凝血機制更容易受影響。國外研究表明,手術患者中,術前凝血異常者的出血并發癥概率可達8-15%(參考:van Buren et al., 2014)。
常見并發癥 | 健康影響 |
---|---|
術中、術后大出血 | 可能需輸血,增加感染和其他器官風險 |
局部血腫 | 壓迫切口,影響愈合,易感染 |
恢復時間延長 | 身體負擔加重,心理壓力增大 |
05 常見的凝血異常與應對措施
- 血友病:一種罕見但是影響大的遺傳性病癥,缺乏某種凝血因子。比如,一位12歲的男孩因膝蓋輕微撞傷腫痛好幾天,最終確診為血友病A。遇到手術,醫生會特別備好針對性的凝血因子補充液。
- 維生素K缺乏:這種情況多見于腸胃吸收不好的人群。因為維生素K是制造部分凝血因子不可缺少的“原料”,缺了會出問題。可以通過簡單補充改善。
- 慢性肝病:肝臟是合成凝血因子的工廠,肝不好,凝血變差。很多做肝膽手術的患者,都需單獨評估凝血功能。
針對以上問題,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提前布置“安全網”,比如輸注所缺凝血因子、補充維生素、延后手術時間等。
06 如何用日常方法保護凝血功能?
- 多吃綠葉菜 + 補充維生素K、有助于合成凝血因子 + 如菠菜、萵苣等,每天保證1-2碟綠葉菜
- 保證適量蛋白質 + 增強身體修復能力 + 選擇雞蛋、豆腐、瘦肉等,手術前后都應適當增加
- 保持水分充足 + 避免血液過于濃稠 + 每天1.5-2升水分,特別是在天氣熱、活動多的時候加量
07 凝血檢查:手術安全的“安全閥”
說起來,凝血功能檢查雖小,卻能成為手術安全的一個堅實底線。通過規范的查體、合理飲食和對身體變化的敏感觀察,能極大減少術中意外。不必因小概率風險過度緊張,也不要因一時疏忽被“隱患”鉆了空子。讓檢查成為習慣,是保護自己和親友的最好方式。
參考文獻
- van Buren, G. et al. (2014).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bleeding in surgical patients: role of abnormal preoperative coagulation tests." Surgery, 156(3), 512–519.
- Tripodi, A. (2011). "The coagulation system in liver disease." Seminars in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37(1), 47–54.
- Lippi, G., Favaloro, E.J. (2012). "Preoperative coagulation testing: which tests, who needs them, and what do they mean?" Clinic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32(3), 51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