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哺乳期媽媽的痛與愛
01 乳腺炎悄悄來臨時,有哪些輕微信號?
每天凌晨,林女士正在給寶寶喂夜奶,忽然覺得左邊乳房有點脹脹的。她揉揉發現,和以往相比,這次好像更僵硬些。其實,急性乳腺炎最初并沒有明顯疼痛,很多時候只是覺得乳房略微發脹,偶爾有點不舒服。這類輕微的信號很容易被當作普通的漲奶或者喂奶姿勢不對忽略過去。
這些早期變化看起來不起眼,卻可能是乳腺管堵塞的開始。如果幾小時后不緩解,值得好好留意。
02 乳腺炎進一步發展后的明顯癥狀
當乳腺炎“坐實”,癥狀會變得很明顯。比如有年輕的媽媽,剛經歷了一周夜奶不斷,突然某天發現乳房局部發紅,還伴有高燒,乳房按壓時劇烈疼痛。這種情況下,往往已經進入了需要治療的階段。
癥狀表現 | 特點 |
---|---|
局部紅腫熱痛 | 乳房部分皮膚發紅高溫,局部明顯腫脹、疼痛,持續存在 |
全身發熱 | 體溫升高,部分人可達38°C以上 |
按壓劇痛 | 乳房按壓或喂奶時明顯不適,甚至拒絕喂奶 |
03 急性乳腺炎為啥說來就來?
很多人困惑,平時也注意清潔,怎么還是會患上乳腺炎?簡單來說,急性乳腺炎有兩個主要原因:
- 乳腺導管堵塞:乳汁沒有完全排出,淤積在乳腺管,像小路被堵,乳汁無法流通,就容易引起局部炎癥。
常因哺乳姿勢單一、寶寶吸吮力度不足或局部乳頭損傷造成。 - 細菌感染:乳頭破裂后,皮膚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趁機進入乳腺。細菌繁殖后,引發更嚴重的感染反應。
其實,免疫力降低、長時間勞累、壓力大,也可能成為引發乳腺炎的外部誘因。但單一誘因通常不足以致病,多重因素疊加,出現紅、腫、熱、痛的幾率才會升高。
04 哺乳期,乳腺炎對母乳喂養有什么影響?
很多媽媽最擔心乳腺炎會不會“斷奶”。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患上乳腺炎,母乳并不需要馬上停止。
- 輕中度乳腺炎:維持哺乳有利于乳汁排空,可幫助炎癥區域恢復。母乳通常不會因炎癥而變“有毒”,但哺乳時可換體位,避免壓痛部位。
- 重癥并發膿腫:如果乳房出現膿腫、化膿,醫生一般建議暫時停止受累乳房的哺乳(另一側可繼續)。
有母乳堵塞擔憂時,只要寶寶愿意吸吮,仍建議繼續哺乳。突然斷奶反而加重乳汁淤積,引發更多問題。
05 如何治療急性乳腺炎?
如果已經出現持續高熱和乳房大范圍紅腫,一定要及早就醫。治療上,最常用的是:
- 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霉素類、頭孢類等對哺乳友好的抗菌藥。安全性高,一般不會影響母乳。
- 乳房護理:局部可適度冷敷以減輕腫脹。輕柔按摩,幫助乳汁流動而不是用力揉壓。
- 哺乳調整:變換哺乳姿勢,每個角度都讓寶寶吸吮,以促進乳腺管全方位暢通。
- 必要時引流:如明顯膿腫,需要穿刺或手術引流,后續再視情況恢復哺乳。
需要注意,母嬰分離的治療在當今已很少采用。絕大多數乳腺炎患者可以在堅持哺乳的同時完成治療。
06 如何預防乳腺炎?(飲食和生活建議大全)
日常護理得當,大多數媽媽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炎風險。下面這些方法簡單卻實用,值得每位哺乳期女性關注。
方法 | 具體建議 | 好處 |
---|---|---|
用溫水洗手與清潔乳頭 | 每次哺乳前后簡單清潔,保持皮膚完整 | 減少細菌侵襲的機會 |
合理飲食補充水分 | 三餐多樣化搭配,適量喝水 | 支持乳腺分泌,促進乳汁流動 |
多讓寶寶吸吮 | 根據需求喂養,無需強行間隔時間 | 有助于乳汁排空,不易淤堵 |
定期更換哺乳體位 | 不同體位交替,乳腺各區域均能排空 | 有效降低導管堵塞概率 |
日常排乳輔助 | 遇到乳房漲滿時,適當手擠或吸奶器輔助 | 避免“奶塊”形成,減輕不適 |
牛奶、豆漿 | 優質蛋白,更利于乳腺健康 | 提升體力、促進乳腺修復 |
- 乳腺炎不是“媽媽自己扛一扛就能好”的小病,遇到問題及時求助總是好的選擇。
- 良好的心態和規律作息同樣能幫助乳腺健康。
參考文獻
- Dixon JM, Khan LR. "Treatment of breast infection". BMJ. 2012;344:e3468. Link
- Amir LH. "Breastfeeding and mastitis: some unresolved issues." Maternal & Child Nutrition. 2014;10(2):229-238.
- Spencer JP. "Management of mastitis in breastfeeding women." Am Fam Physician. 2008;78(6):72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