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白血病:看不見的戰斗與希望
01. 簡單來說,兒童白血病是什么?
很少有家長會想到,一些孩子面對身體的不適時,其實身體內部正在發生一場“看不見的戰爭”。兒童白血病,就是兒童身體里血液造血系統出現異常細胞“作亂”的疾病。它主要分為兩大類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ˋ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兩者在發病機制和治療方式上有區別,不過共同點是都會讓健康血細胞數量驟減,免疫力下降,身體各方面功能受到影響。
說起來,白血病并不是“血液變白”那么簡單,它更像是骨髓(造血的地方)出了問題,導致原本正常健康的血細胞被異常細胞取代。原本肩負著抵御感染、輸送氧氣的“工廠”驟然停工,孩子的身體由此暴露于各種風險。
02. 家長怎么發現?兒童白血病的癥狀識別
階段 | 典型表現 | 生活中舉例 |
---|---|---|
起初 |
| 比如,孩子以前能跑很久,現在玩一會兒就喊累;周末睡了一天仍舊沒恢復精神。 |
進展 |
| 有個7歲的男孩,家長發現他每天都有低燒不退,上學時被同學撞一下腿就青了,早晨起床發現枕頭上有血跡。帶去醫院后查出了急性白血病。 |
03. 為什么會發生?兒童白血病的成因
白血病的出現,并不是家長做錯了什么,也很難歸結于某個單一外因。研究顯示,兒童白血病的發生主要和以下幾點有關:[Hunger, S. P. & Mullighan, C. G.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 Childre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
- 基因和遺傳:部分孩子天生攜帶某些基因突變,或者家里有類似腫瘤病史,風險會高一些。但大多數孩子沒有明確遺傳背景。
- 環境因素:空氣污染、放射線暴露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發病概率。舉個例子,母親妊娠期大量接觸農藥,理論上會對胚胎有影響,不過這類情況非常罕見。
- 既往疾病史:極少數孩子因為接受過放療、化療等,骨髓造血功能受損,未來更容易出現血液系統問題。
來源:Smith, M. A. et al. Epidemiology of Childhood Leukemia. Blood, 2017
04. 檢查怎么做?兒童白血病的診斷方法
- 血液檢查:最常見的就是抽血查外周血象。出現白細胞數量異常升高或降低、血紅蛋白下降、血小板偏低,需要引起重視。
- 骨髓穿刺與活檢:只有通過骨髓穿刺才能明確是否有白血病細胞浸潤。醫生會用細針從髖骨取一點骨髓用于顯微鏡觀察。這一步雖然讓人緊張,其實短時間就能完成,對孩子來說只是有些不適,通常不會有長期傷害。
- 細胞遺傳學、分子生物檢測:這些高精度檢測幫助區分具體是哪種類型的白血病,使醫生能更好地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05. 治療都有哪些?現在更有希望了
兒童白血病的治療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F在的目標,是盡量讓孩子治愈,并同步關注生活質量。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以下幾種:[Pui, C.H., & Evans, W. E. Treatment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
治療類型 | 主要作用 | 適用情況 |
---|---|---|
化療 | 抑制、消滅異常血球,恢復骨髓“工廠” | 幾乎所有兒童白血病患者的首選方式,分階段治療 |
放療 | 針對中樞神經系統有病變時使用 | 醫生判斷有特殊需要時用 |
靶向治療 | 靶向殺滅特定異常細胞,副作用相對小 | 適用于特定類型、基因的患者 |
干細胞移植 | 通過植入健康干細胞,重啟造血系統 | 主要用于高危、難治性病例 |
06. 和孩子一起堅持,信心和希望同樣重要
雖然治療周期長,花費也不少,但家庭的理解與關愛,常常是孩子康復的有力后盾。經歷治療期間,孩子會有情緒波動,家長的耐心、陪伴和積極樂觀的態度特別重要。
- 心理支持:家長可以和醫生、心理師合作,幫助孩子正確認識疾病,減少心理負擔。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獨自面對難題,有親人和醫療團隊陪伴。
- 營養調理: ? 雞肉粥:有助于補充蛋白質,建議用小塊雞肉慢燉,保證孩子易吸收。
? 鯽魚湯: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可按口味調整淡咸度。
? 新鮮水果:如香蕉、蘋果搗泥狀供食,既提供維生素又容易入口。 - 教育指導:疾病期間,部分孩子需要暫停學校生活。但家長可以通過故事書、繪畫等方式保持學習興趣,讓孩子的生活有希望、有盼頭。
07. 日常怎么做才有益?實用預防建議
- 多吃新鮮蔬果:如胡蘿卜、菠菜、蘋果——天然膳食纖維、維生素豐富,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我免疫力。做成沙拉、果泥或炒菜都適合兒童。
- 適量運動:玩球、騎車等戶外運動,可增強體質,適合放學后或周末全家一起進行,讓孩子心情更好。
- 良好作息:保證每天10小時睡眠,少熬夜,有利于身體修復和免疫功能正常。
- 環境盡量干凈:孩子的房間定期開窗通風,避免“裝修剛完入住”;家中不要堆放有刺激氣味的化學品。
- 定期健康檢查:有不明疲勞、發熱、出血等癥狀,及時去正規醫院兒科或血液科就診。
參考文獻
- Hunger, S. P. & Mullighan, C. G. (2015).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 Childre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3(16), 1541–1552. https://doi.org/10.1056/NEJMra1400972
- Smith, M. A., Seibel, N. L., Altekruse, S. F., et al. (2017). Epidemiology of Childhood Leukemia. Blood, 129(3), 305-317.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6-09-692913
- Pui, C.H., & Evans, W. E. (2006). Treatment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4(2), 166-178. https://doi.org/10.1056/NEJMra05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