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紅腫之下的隱秘挑戰
下樓倒垃圾時,你發現小腿莫名地有一塊泛紅,沒撞沒磕,偏偏還越來越腫。朋友開玩笑地說是被“蚊子軍團”盯上了,可不一會兒,這紅腫處變得熱乎乎的,還微微刺痛。其實,這種變化并不稀奇,這正是“丹毒”常見的開場白。很多人以為皮膚發炎不是什么大事,但有些紅腫背后隱藏著不小的麻煩。這次,咱們就來細說一下丹毒,幫你早點分清大意和警報的界限。
01 丹毒是什么?——皮膚里的“突然訪客” ??
丹毒,其實就是一場因細菌鬧起來的局部“抗議”。它多半發生在小腿、面部等地方,一邊腫脹發紅,一邊讓人覺得局部發燙。這種情況和普通劃傷感染又不太一樣——丹毒來得比較急,紅得“界限分明”,而且通常拖著壞脾氣:短時間內就會明顯加重。
偶有朋友會覺得,皮膚紅腫怕什么,冷敷一下就好。不過,丹毒屬于急性感染,來勢洶洶。比如,有位37歲的女性下班回家,發現小腿出現一塊雞蛋大小的紅斑,最開始不痛不癢,幾個小時后才開始脹痛發燙。這提醒我們,有些皮膚變化并不簡單,用創可貼糊上并不能解決問題。
其實,醫學界給丹毒的定義是:A組鏈球菌感染導致的真皮和皮下組織急性炎癥,常常有明顯邊界(Baddour, L.M. & Bisno, A.L., "Cellulitis and erysipelas", 2017,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02 紅腫與發熱:哪些信號不能忽視????
- 持續性紅腫: 剛開始可能是不規則的小紅塊,漸漸變成范圍較大、顏色鮮亮的紅斑,邊緣像劃了一道線。不同于蟲咬那種淡淡的、容易消散的紅。
- 局部發熱與腫脹: 手觸紅斑部位,感覺溫度比周圍高,而且會有緊脹感,有時候微微發亮。
- 疼痛加重: 早期只覺得有點不舒服,到了后面,痛感變得劇烈,嚴重時走路也困難。
- 全身不適: 有的人會突然發燒、寒戰,甚至覺得渾身沒勁。
前面提到的那位37歲的女性,她最早只是輕微紅腫,忍了半天發現紅腫范圍擴大且愈發疼痛,連帶著發燒。醫生說,這類持續惡化的紅腫就是要警惕的信號。
💡Tip: 如果短時間內紅斑快速擴大,或伴有高燒、嚴重疼痛,就要及時就醫。
03 為什么會得丹毒?——細菌趁虛而入的門道
丹毒背后的“罪魁禍首”多為A組β溶血性鏈球菌(Group A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少部分也與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關(Stevens, D.L., "Streptococcal skin infections", 2016,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說起來,這些細菌其實平時就潛伏在皮膚上??梢坏┯錾稀捌崎T而入”的機會,就會引起感染。這里有幾個常見的“門道”:
- 皮膚微損傷: 比如腳氣抓破、蚊蟲叮咬、輕微刮傷,這些小口子是不速之客的捷徑。
- 基礎疾?。?/strong> 糖尿病、慢性水腫等慢病患者,皮膚屏障本就薄弱,感染風險更高。
- 老年人: 皮膚變薄、免疫力減弱,容易給細菌“找漏洞”。
⚠️提醒: 有這些風險的人遇到不明紅腫,別只當是小過敏,還是建議專業判斷一下。
04 怎么判斷是丹毒?——醫生的“火眼金睛”
丹毒的診斷,主要靠有經驗的醫生現場看一眼,再摸一摸。醫生會判斷紅斑的邊緣、質地、溫度和病程變化,有時還會檢查淋巴結是否腫大。
如果出現伴隨高燒或快速進展,醫生可能會建議化驗血常規,看看白細胞數量(反應炎癥)。部分疑難病例,則可以通過皮膚拭子做細菌培養,但大部分時候靠體征就能做出初步判斷。
檢查項目 | 簡單解釋 | 是否必須 |
---|---|---|
體格檢查 | 摸、看紅腫部位,判斷邊界/溫度/延展性 | 是 |
血常規 | 看白細胞有無升高 | 高熱或病情復雜時 |
細菌培養 | 取膿液、皮膚分泌物送檢 | 特殊病例用 |
💬小貼士: 紅腫加重、持續高熱或者伴有嚴重全身癥狀,一定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不建議自行涂抹藥膏拖延處理。
05 丹毒要怎么治?——抗生素“修復隊”上線
丹毒的治療,核心就是“對癥下藥”——抗生素+適當休息。通常醫生會根據嚴重程度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常用青霉素或頭孢類,嚴重時還要加上對癥處理,比如鎮痛退燒和局部護理(Stevens DL, 2016)。
- 及時用藥: 輕癥患者多用口服抗生素,重癥需靜脈用藥。
- 疼痛管理: 針對明顯疼痛,醫生會適度開鎮痛藥,但主要依靠抗感染解決問題。
- 局部護理: 適度抬高患肢可以幫助緩解腫脹,不能用冰塊直接冷敷。
北京一位62歲男士,患糖尿病并發丹毒,接受抗生素靜脈治療后,48小時疼痛明顯緩解。這案例說明,正確用藥加科學護理,有助于短期內控制好丹毒。
💉建議: 按醫生醫囑完成整個療程,不要擅自停藥。
06 怎樣防范丹毒?——小舉動勝過強處理 ??
要說預防,其實就是一句話:生活中經常給皮膚筑好“安全門”。這里有幾個實用的小建議,可以直接照著做:
- 保持皮膚清潔: 每天溫水洗澡,穿透氣棉襪,避免暴力搓洗。皮膚干燥后及時用無刺激潤膚劑。
- 及時處理小傷口: 一有劃破就用清水沖洗、外涂碘伏,再用透氣敷料覆蓋,避免用手反復觸摸。
- 科學飲食助力免疫:
食物 具體功效 吃法建議 新鮮橙子 補充維生素C,提升皮膚修復力 每天吃1個,最好直接剝開吃 菠菜 促進微血管健康,有助傷口愈合 一周多次,炒菜/焯水均可 雞蛋 蛋白質助力免疫 每日1只,煮熟吃 - 定期自查: 皮膚一有破損及時清理,特別是腳氣、濕疹等基礎皮膚病患者要多留意。
- 有慢病基礎者加強防護: 糖尿病、高齡或者長期帶腫脹的人,一有局部紅腫,別怕麻煩,盡快去醫院。
🌱最后強調: 丹毒可控,但切忌拖延。一旦有短時間大發展的紅腫、發熱,或者自己判斷不清,都建議及時專業就診。
文獻與資料來源
- Baddour, L. M., & Bisno, A. L. (2017). Cellulitis and erysipela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6(23), 2247-2256.
- Stevens, D. L. (2016). Streptococcal skin infection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4(15), 1445-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