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肢體健康的隱形威脅
根據檢查報告顯示,患者已經診斷出多種健康問題,包括雙下肢的動脈硬化閉塞癥、足軟組織感染、雙下肢淋巴水腫、糖尿病足以及高血壓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報告還指出,患者的雙足發紺,略腫脹,皮膚觸之厚韌且存在凹陷性水腫,左足背有大的破潰創面,表面覆蓋膿苔并觸痛劇烈。這些異常指標表明患者的下肢血管和軟組織存在嚴重病變。
正常參考范圍應表現為足部皮膚溫度正常,無水腫,無破潰創面。其中足背動脈的搏動應能觸及,心電圖應無異常ST段升高,肌力和肌張力應正常,關節活動應自如而無痛。
導致這些異常結果的可能疾病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和糖尿病足是報告中提到的較為嚴重的兩個問題。動脈硬化閉塞癥是由于血管內膜脂質沉積導致動脈硬化,最終使血管狹窄或阻塞,影響血液循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高血糖狀態導致血管和神經損傷,從而出現足部潰瘍、感染甚至壞疽的嚴重并發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及糖尿病足病是目前較為嚴重的合并癥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發生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到3倍,且這種合并癥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一旦進展為重度足部潰瘍或壞疽,將導致截肢的風險顯著增加。
治療方案
對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臨床上通常采用藥物治療、血管介入治療及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方面,常見的藥物有抗血小板藥、他汀類藥物、降壓藥及降脂藥。對于血管狹窄嚴重的患者,可考慮血管內支架植入術或血管旁路手術,以恢復血流通暢。
糖尿病足的治療應著重加強血糖控制,通過適量胰島素注射或口服降糖藥物使血糖水平接近正常。同時,局部潰瘍需要進行規范的清創處理,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嚴重者可能需要截肢治療,防止感染擴散。
預防措施
對于動脈硬化閉塞癥高危人群,如老年人、長期吸煙者、高血壓及高脂血癥患者,預防措施應側重于生活方式的改變。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增加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攝入,減少油膩、高脂肪食物。規律的體育鍛煉也是保持心血管系統健康的重要一步,如每天進行30分鐘的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等。
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水平,保持血糖穩定,定期進行足部檢查,避免因鞋襪不合適造成的足部損傷。注意足部衛生,保持雙足干燥,盡量避免在潮濕環境中長時間停留。如果發現足部出現任何異常如發紅、水泡、破潰等,應立即就醫處理。
本文旨在提醒廣大讀者,及早發現和及時治療是預防嚴重并發癥的關鍵。積極面對病情,遵循醫囑進行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質量,避免病情惡化。
- Smith JD,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Critical Limb Ischemia. J Vasc Surg. 2019;69(6):1676-1688.
- Brown A, et al. Impact of Diabetes on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Epidemiology, Patterns of Care, and Outcomes. Diabetes Care. 2018;41(8):139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