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高血壓:如何影響胎兒發育的多重面貌
孕期高血壓的類型有哪些?
懷孕期間,血壓變化本是常見現象。有的人血壓時高時低,可能根本沒察覺什么不適。其實,醫生把孕期高血壓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 妊娠高血壓:通常出現在孕20周后,孕前血壓一直正常。
- 慢性高血壓:懷孕前已經存在的高血壓,或者懷孕早期(20周前)就發現了血壓偏高。
-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孕前本就有高血壓,懷孕后癥狀加重或并發子癇前期。
簡單區分,高血壓發作的時間點和是否合并并發癥,是判斷類型的關鍵。
早期信號和常見表現
很多孕媽媽一開始不會有明顯感覺,有的只是偶爾頭暈,或者量血壓時意外發現偏高。等到癥狀明顯時,才會持續出現腳踝水腫、頭痛,甚至視覺模糊。
輕度表現 | 明顯信號 |
---|---|
偶爾頭暈、乏力、稍微浮腫 | 持續頭痛、視力變化、嚴重水腫 |
比如有位29歲的孕婦,孕中期體重突然增加,腳踝偶爾腫脹,本以為是正常現象。后來頭暈持續才發現血壓高,這也說明不是所有嚴重問題都從一開始就有強烈癥狀。
為什么會出現孕期高血壓?
- 遺傳因素 ??
如果家族里有人有高血壓史,孕期得高血壓的概率會升高。有研究顯示,父母有高血壓,子女患孕期高血壓的風險會提升1.5倍(Siddiqui A, et al., 2018)。 - 生活方式影響
作息不規律、飲食偏咸、體重超標等,都會增加風險。例如,歐美一項調查表示,孕前體重指數(BMI)超25的女性,患孕期高血壓概率比正常體重多1/3(Lisonkova & Joseph, 2013)。 - 年齡和健康狀況
年齡大于35歲或者有糖尿病、腎臟疾病的孕婦,可能更易發生高血壓問題。有個33歲的孕媽媽,懷二胎時體檢發現即便飲食清淡,血壓還是偏高,醫生說主要和年紀增長相關。 - 環境影響
長期精神壓力大、睡眠不好等因素也不能忽視。加班、情緒焦慮都有可能讓血壓飆升。
發現自己處在高風險人群中時,早點和產科醫生溝通比較穩妥。
胎兒發育會受到哪些直接影響?
- 體重偏低 ??
孕婦高血壓時,胎兒通過胎盤吸收營養的通道可能受阻。這樣很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出生時體重往往比同齡孩子低將近20%(Magee et al., 2014)。 - 器官發育問題
血流異常會讓胎兒部分重要器官供氧不足。比如心臟和大腦的發育就可能慢一些,后續還會影響智力和運動能力的評估。 - 并發癥風險提升
研究指出,孕期高血壓增加了早產、胎兒窘迫(指宮內供氧不足)的概率?!禩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有數據顯示,這類孕婦的早產兒概率接近13%。
有例子顯示,一位31歲的孕婦,在妊娠36周時高血壓反復,孩子出生時低體重,還需住院觀察幾天。從中可以看出,母親健康直接影響了寶寶的起跑線。
孕期高血壓可能帶來的嚴重并發癥
- 胎盤早剝 ??
高血壓會傷害到胎盤和子宮之間的血管,可能導致胎盤提早與子宮分離,這時母嬰都很危險,輕則大出血,重則胎兒窒息。 - 子癇前期和子癇
如果孕婦血壓過高還伴有蛋白尿或者器官受損,就有可能發展為子癇前期。少部分進展為子癇,甚至抽搐、昏迷,需要立刻送醫搶救。 - 胎死宮內
并不多見,但血壓控制不佳時,胎兒宮內供氧極端不足,可能發生胎死宮內。 - 胎兒生長遲緩
營養和氧氣輸送的障礙,不僅讓寶寶偏瘦,后期也可能影響免疫力和生長速度。
這些情況并不常見,但一旦出現后果嚴重,只能說孕期高血壓絕不能掉以輕心。
孕期高血壓怎么監測和管理?
監測
定期產檢、量血壓是基礎。孕期建議至少每月測量一次血壓,妊娠高血壓風險高時需每周甚至更頻繁。如果家里有條件,可以配個電子血壓計自測,記錄異常數據按時反饋給醫生。
管理
定期產檢、量血壓是基礎。孕期建議至少每月測量一次血壓,妊娠高血壓風險高時需每周甚至更頻繁。如果家里有條件,可以配個電子血壓計自測,記錄異常數據按時反饋給醫生。
管理
- 醫生會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用藥。一般首選安全的降壓藥物,比如拉貝洛爾、甲基多巴等。
- 如果高血壓合并蛋白尿或者出現水腫、頭痛,應當盡快就醫,防止病情加重。
發生血壓異常時最好的辦法是聽專業醫生建議。遇到一直頭痛、視力突然模糊、不明原因的肚子痛,不要拖延,及時去大醫院。
健康生活方式,給寶寶一個好的開始
除了定期產檢,改善生活習慣對預防孕期高血壓和胎兒健康同樣重要。
- 均衡飲食??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豆制品、魚、蛋、瘦肉適量,有助于補充優質蛋白和多種微量營養素。 - 充足水分
保持每天1500-2000ml水的飲用量,有利于循環系統穩定。 - 適當運動
散步、瑜伽、孕婦體操可以幫助血壓平穩,也有助于情緒放松。 - 按時作息
每天保證足夠的睡眠,避免熬夜。 - 情緒管理
如有焦慮、壓力大,可以和家人、朋友多溝通,或尋求心理咨詢。
假如不太喜歡蔬菜,可以用水果來換,偶爾來一點燉湯也不錯。多元食物組合,比單一依賴某一類食物要健康得多。
推薦食物 | 作用 | 食用建議 |
---|---|---|
菠菜 | 補鐵穩血壓 | 每周可做兩三次湯或涼拌 |
豆腐 | 補鈣助代謝 | 可做炒菜、湯每隔幾天吃一次 |
鱸魚 | 高蛋白低脂肪 | 蒸著吃對吸收最好 |
小建議:別忽視小動作的影響,比如孕期每天曬半小時太陽,既有助于鈣吸收,也能改善心情。
最后的提醒
孕期高血壓聽起來讓人擔憂,其實掌握科學的管理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風險。不要輕視身體偶爾傳來的小信號,也無需因為有風險就焦慮。與醫生保持及時溝通、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就是給寶寶最好的禮物。有了正確認知和行動,孕期旅途一樣可以輕松順利。
參考文獻
- Siddiqui A, Bello NA, Rouse DJ, et al. "Family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and pregnancy outcomes."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 2018.
- Lisonkova S, Joseph KS. "Incidence of preeclampsia: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early- versus late-onset disease." Am J Obstet Gynecol, 2013;207(3):211.e1-7.
- Magee LA, Pels A, Helewa M, Rey E, von Dadelszen P. "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Pregnancy Hypertension, 2014;4(2):105-145.
-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and Preeclampsia: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umber 222."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20;135(6):e237–e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