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74歲的男性患者,因腦血管意外恢復后,經常進餐時出現持續性嗆咳和喉頭堵塞感,每次吃粒大或干硬的飯菜尤其明顯。這個例子說明,當吞咽障礙持續并影響日常進食時,風險就不止是吃飯慢這么簡單了。
03 導致吞咽障礙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出現吞咽障礙,背后的機制其實很復雜,有生理,也有疾病原因。年齡增長本身讓喉部和咽部的肌肉控制變弱,反應速度慢下來。神經系統的變化更是“幕后推手”,比如中風后神經損傷,或者帕金森、老年癡呆等慢性神經退行性病變。
- 1. 神經系統疾?。?/strong>醫學研究顯示,約50%的中風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吞咽障礙(Smithard et al., 2007)。中樞神經損害讓喉嚨配合度變差。
- 2. 結構性改變:食管、咽部腫瘤或者感染,也會直接影響吞咽路徑。
- 3. 肌肉老化:隨著年紀增大,肌肉力量自然衰減,咽喉肌肉的協調性減弱,不容易及時閉合保護氣道。
- 4. 合并慢性?。?/strong>長期臥床、慢性心肺疾病,也可能通過一般體力和協調功能的下降,間接增加風險。
這些因素有時會疊加,使得吞咽障礙成為老年人常見又棘手的問題。
致病因素 | 說明 |
年齡增長 | 喉嚨、咽部肌肉變弱,反射減慢 |
疾病影響 | 中風、帕金森等神經系統疾病損傷相關神經 |
結構異常 | 腫瘤、炎癥讓吞咽通道受阻 |
慢性體弱 | 體力差導致協調下降 |
參考文獻:Smithard, D. G., O’Neill, P. A., England, R. E., & et al. (2007). The natural history of dysphagia following a stroke. Dysphagia, 12(4), 188–193.
04 吞咽障礙會帶來哪些健康問題?
簡單來講,長期吞咽障礙很容易讓老年人營養攝入不足,體重下降明顯。有的患者還會因為食物誤吸引發肺炎,增加住院和死亡的風險。
比如一位81歲女性老人,上半年多次住院,主要是肺部感染,后來查明原因為慢性吞咽障礙導致的反復誤吸。
研究數據顯示,老年吞咽障礙者中,約有34%可進展為營養不良(Carrion et al., 2015)。
?? 需要關注:長期進食受阻讓機體攝入蛋白質、維生素、能量都不足,免疫力也會連帶下降,出現皮膚易破、傷口愈合慢等情況。多次吸入食物易導致呼吸道反復感染,久而久之,病情難以逆轉。
參考文獻:Carrión, S., Cabré, M., Monteis, R., et al. (2015).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is a risk factor for readmission for pneumonia in the very elderly persons: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70(5), 659–665.
07 行動建議:讓關愛落到實處
綜合來說,吞咽障礙本身不可怕,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評估、科學調整飲食和尋求支持。
日常中,持續觀察老人的進食變化,選擇軟食、稠食,多與醫療團隊溝通,如果有明顯的進食困難或體重下降要盡快就醫。
有些看似小小的變化,其實已經給健康敲響了警鐘。和家人多一句關心,一起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比什么都重要。
主要參考文獻:
- Smithard, D. G., O’Neill, P. A., England, R. E., & et al. (2007). The natural history of dysphagia following a stroke. Dysphagia, 12(4), 188–193.
- Carrión, S., Cabré, M., Monteis, R., et al. (2015).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is a risk factor for readmission for pneumonia in the very elderly persons: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70(5), 659–665.
- Langmore, S. E., Terpenning, M. S., Schork, A., et al. (1998). Predictors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How important is dysphagia? Dysphagia, 13(2), 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