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鼻黏膜就像“自動空調過濾網”,幫助過濾灰塵、微生物、花粉等雜質。水腫時,這層“過濾網”膨脹,反而讓氣流過不來了。
癥狀類型 | 具體表現 |
---|---|
早期信號 | 偶發鼻塞,短時呼吸不暢;有時會打噴嚏或輕微鼻癢,容易被當成普通感冒忽略 |
進展后 | 持續性鼻塞,甚至整晚用口呼吸。有些人會發現嗅覺明顯變差,流涕透明,講話有些“聲帶鼻音” |
嚴重時 | 頭悶、注意力下降,夜間憋醒,嚴重影響睡眠和白天的精力 |
方法 | 內容簡述 |
---|---|
病史詢問 | 重點了解鼻塞發生的時間、持續情況,有無過敏或感冒史 |
體格檢查 | 用鼻鏡直接觀察鼻黏膜的顏色、腫脹程度,并區分是否有分泌物、結構異常 |
影像學/實驗室檢查 | 如需排除鼻竇炎等復雜情況,可能會安排鼻竇CT或過敏原檢測 |
推薦做法 | 理由及操作建議 |
---|---|
多飲溫水 | 補充水分有利于黏膜保持濕潤,減少發作;成年人每日建議1500-2000ml |
飲食豐富 | 水果、蔬菜(如獼猴桃、柑橘、菠菜)富含維生素C,有助于增強鼻腔黏膜抵抗力 |
保持居室濕度 | 可用加濕器,房間濕度控制在45%-60%為宜,尤其在秋冬或空調季 |
規律鍛煉 | 適度運動如快走、慢跑可提升體質,讓鼻黏膜“恢復彈性” |
減少接觸已知過敏原 | 如已確診花粉或塵螨過敏,花粉季節減少外出、定期清潔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