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您需要了解的關鍵知識 ??
01 什么是肺癌?對健康有哪些影響?
你有沒有注意過,生活中有些人忽然出現持續的咳嗽,卻總覺得只是“小感冒”?其實,肺部的健康有時候和空氣一樣,容易被忽視。肺癌,就是發生在肺部的惡性腫瘤,是影響全球人口健康的重要“隱形敵人”之一。根據全球癌癥數據,僅在中國,每年就有大約70萬新發病例(IARC, GLOBOCAN, 2020)。
肺癌的厲害之處,在于它不分男女,早期癥狀往往不起眼,一旦發現多已進展。它可能導致呼吸困難、身體消瘦等問題,嚴重時威脅生命。不過,早期處理還是有改觀機會的。換句話說,肺癌并非遙不可及,了解它、早做準備,才有機會把風險降到最低。
02 哪些癥狀要格外留心?如何分辨肺癌的早期信號?
生活里誰沒有過偶爾的咳嗽或乏力?但要分清楚:肺癌的早期信號往往輕微、不明顯,像是偶爾無來由地咳上幾聲,或者一段時間氣短、喘不上氣。這些癥狀可能被誤當成普通呼吸道問題。
一旦發展到某個階段,肺癌的癥狀會變得更加明確,比如:持續性咳嗽不見好,咳嗽中帶有血絲,胸口持續悶痛,明顯的氣促、體重快速下降,反復出現呼吸道感染。這些表現,尤其如果持續兩周以上,并沒有明顯好轉,就要警惕起來,及時看醫生。
其實,大多數時候身體的變化都有信號,只不過需要我們認真傾聽。
03 為什么會得肺癌?關鍵危險因素有哪些?
很多人都會問:“明明好好生活,怎么還會得癌癥?”其實,肺癌的誘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類:
- 1. 吸煙:公認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占全部病例的85%。吸煙對呼吸道黏膜的長期刺激,使異常細胞容易滋生。一項研究顯示,吸煙者得肺癌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15倍以上(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 2. 二手煙暴露:即便自己不吸煙,長期吸入他人的煙霧同樣有害,并且對老人和兒童的影響尤為突出。
- 3. 接觸有害物質:比如工作場所的石棉、氡氣以及一些化學溶劑,都屬于肺癌的重要風險源。另外,城市空氣污染和長期PM2.5暴露也是誘因之一。
- 4. 年齡和遺傳:年齡增長,細胞“修復能力”下降,罹患風險提高。有肺癌家族史時,遺傳因素也可能起作用。
- 5. 既往慢性肺部疾?。?/b>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會增加肺癌的發生概率。
說起來,這些風險大部分都和生活習慣關系密切。對自己的習慣多留心,很多隱患其實可以掌控。
04 肺癌是怎么診斷出來的?有哪些檢查手段?
很多朋友對體檢“有點害怕”,但肺癌的診斷其實很講究方式。歸納起來,目前常用的手段有:
- 影像學檢查:胸部X光、CT、PET/CT。這些工具有點像給“機器”做體檢,能尋找肺部異常結構。
- 組織活檢:針對發現的可疑部位進行活檢,顯微鏡下辨認異常細胞類型,是診斷的“金標準”。
- 分子基因檢測:比如檢測EGFR、ALK、ROS1等基因,有助于找到最合適的藥物治療方案。
- 腫瘤標志物血檢:有時候輔助評估腫瘤活動情況。
如果你屬于高風險人群或者發現前述癥狀,及時進行系統檢查,才能早發現、早處理。不清楚如何選擇檢查項目,可以先找呼吸科或腫瘤科醫生咨詢。
05 肺癌的治療方法都有哪些?怎么做出選擇?
一旦確診為肺癌,治療手段要根據病情分期、具體類型、體能狀態等來定。主要的治療方式有:
- 手術:主要適用于早期肺癌患者,目標是清除病變組織。
- 化療:利用藥物殺死癌細胞,適合中晚期或不能手術的患者,療程有明確分期,副作用相對較多。
- 放療:高能射線局部殺滅腫瘤,常與化療聯合使用。
- 靶向治療:針對特定基因突變(如EGFR、ROS1等),如案例中65歲女士采用克唑替尼,副作用較傳統化療輕。
- 免疫治療:增強身體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新興方案。
- 綜合治療和支持療法:比如對骨轉移給予相應調控,用中藥輔助提升體感,以及疼痛管理、心理支持等。
治療方案的選擇,建議每次都和專業腫瘤科醫生詳細溝通,了解利與弊,再結合身體和家庭情況調整。切忌盲目追求“偏方”或無證據的療法。
06 日常生活如何管理與預防肺癌?
其實,不少簡單的生活習慣調整,就能幫你在無聲中降低肺癌風險。日常推薦這些做法:
- 戒煙是基礎:目前來說,不吸煙是預防肺癌最靠譜的方式之一(Samet, J. M., Lung cancer, 2013,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家有小孩或老人,更要避免被動吸煙。
- 多吃新鮮蔬果:如西藍花、胡蘿卜、番茄,含多種有益植物化合物,對細胞健康有保護作用。西藍花有抗氧化、維護呼吸道黏膜的作用,每天搭配兩餐食用即可。
- 適度運動:建議每天30分鐘散步,讓肺“勤勞”起來還能改善心肺功能。
- 規律體檢:尤其是有煙齡、接觸過有害環境或有家族史者,可以咨詢醫生是否需要定期做低劑量CT篩查,一般50歲以后每1-2年查一次即可。
- 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勤開窗通風,遠離有刺激性的清潔劑和空氣污染源,有助于降低空氣中致癌物的暴露。
- 均衡膳食:適量攝入全谷物、堅果和豆制品有助于維持身體免疫能力。如燕麥每周3-5次,每次25克,幫助養護身體。
說到底,健康責任在自己手里,良好習慣之下,肺癌的風險自然會降低不少。
07 及時行動,遠離遲疑——寫在最后
肺癌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但健康的選擇權卻牢牢掌握在手中。碰到持續癥狀、出現不適,早點去醫院咨詢,不怕“多此一舉”。每一次主動的檢查、每一天堅持的健康習慣,都是為將來的自己投資。
和家人一起多聊健康,不妨互相提醒,把肺健康當成家庭里的“空氣清新器”時常維護,也許不經意中,就幫大家避開了風險。愿每個人都能輕松呼吸每一天??。
-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20). GLOBOCAN: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Available at: https://gco.iarc.fr/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Lung canc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 Samet, J. M. (2013). Lung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8(9), 74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