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變化,真問題:什么是鼻息肉?
試想一下,早晨起床時鼻子總覺得悶悶的,無論怎么擤鼻涕都沒有完全通暢的感覺。其實,很多人平時對鼻塞并不在意,但這種“小毛病”可能正是鼻息肉在作祟。鼻息肉是一種在鼻腔或鼻竇里悄悄生長的軟組織,一開始往往沒有痛感,也沒有什么特別的表現。剛發現時,常常只是隱約有點不舒服,還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普通感冒或過敏反應。
鼻息肉本質上屬于鼻腔內膜因長期刺激而出現的異常增生。它不像腫瘤那么可怕,但也不是“無害之物”,有時候就像房間里逐漸增多的小雜物,時間久了不僅阻擋鼻腔通路,還可能引發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
02 明顯信號:鼻息肉的癥狀與影響
鼻息肉的癥狀跟普通鼻炎、感冒很像,但隨著息肉逐漸長大,影響會變得很具體:
- 持續鼻塞??:常見的一種感受是怎么吸都不順暢,甚至有時候一側鼻腔堵住了,呼吸只能靠另一側來“打工”。
- 連續流涕??:不是每次都是清水樣鼻涕,可能混有一些黏稠分泌物。
- 嗅覺變差:不少患者發現,炒菜時突然聞不到香味,或者平時喜歡的花香也感受不明顯。
- 頭痛或臉部悶脹:有時息肉堵塞了竇道,還會出現額頭或臉頰隱隱作痛。
不過,鼻息肉并不會導致劇烈疼痛或者大出血,但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呼吸不暢讓睡眠變差,食欲和精神狀態都可能跟著下滑。
03 源頭追蹤:慢性炎癥&過敏如何帶來鼻息肉?
說起來,鼻息肉的“誕生”跟環境刺激和身體反應脫不開干系。下面這個表格帶你直觀了解主要誘因:
主要原因 | 簡單描述 |
---|---|
慢性鼻炎 | 長期鼻腔炎癥刺激,使粘膜不斷修復增生,久而久之易形成息肉。 |
過敏性鼻炎 | 反復接觸過敏原,導致組織水腫、粘膜異常生長。 |
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 下氣道病變可傳導至鼻腔,增加息肉風險。 |
家族遺傳傾向 | 研究發現,家族中有成員患病時,自身患息肉概率升高。 |
除了這些,一些慢性疾病如鼻竇炎也會增加患病幾率。有數據顯示,成人中鼻息肉患病率可達1-4%(Settipane, G. A. et al., 1996)。
04 什么時候需要做手術?藥物和手術的分界線
有些人聽到“手術”兩個字,心頭一緊。實際上,很多鼻息肉在早期使用藥物(如激素類噴霧)治療會有一定效果,并不需要馬上手術。只有在下面這些情況下,醫生才會推薦手術治療:
- 藥物治療無效:用了足夠療程的噴霧、口服藥,癥狀依然嚴重。
- 息肉體積大:已經讓一側或雙側鼻腔基本堵住,甚至完整覆蓋鼻腔。
- 出現嗅覺喪失或反復鼻竇感染:影響生活基本功能。
- 合并哮喘或其他并發癥:息肉加重哮喘控制難度。
05 手術過程全解:離真正的“修復”有多遠?
鼻息肉手術主要依靠內窺鏡,過程精細且微創,多數人在全麻狀態下進行。醫生會把一根細細的內窺鏡伸入鼻腔,在高清顯示屏上精準定位息肉。然后用專業器械將息肉“切除收拾干凈”,同時修整周圍病變組織。比喻來說,這就像是在狹窄通道里做精準清理工作。
- 微創、出血少
- 恢復相對快(術后通常一兩天即可下地)
- 不留鼻外部疤痕
- 并發癥相對較少
06 術后如何護理?預防復發實用建議
- ?? 定期復查
- 手術后首年建議每三個月復查一次,檢查鼻腔內愈合和息肉復發現象。
- ?? 生理鹽水沖洗鼻腔
- 每天用溫和的生理鹽水沖洗,幫助清除分泌物,減少病菌滯留,緩解炎癥。
- ?? 健康飲食,增強免疫力
- 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類黃酮的蔬果(如柑橘、蘆筍、菠菜),有助于鼻腔黏膜修復。
?? 柑橘:豐富維生素C,增強黏膜抵抗力,推薦每天吃1~2個。
?? 菠菜: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幫助炎癥修復,每周食用三四次。
?? 蘆筍:纖維豐富,促進鼻腔自凈,建議作為配菜常見。 - ?? 規律作息與避免熬夜
- 保證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對預防鼻息肉復發非常有幫助。
- ?? 室內適度通風,減少過敏源
- 空氣流通、減少花粉、塵螨等刺激,可以降低慢性炎癥加重的風險。
07 結語
總的來看,鼻息肉雖然不具備生命危險,卻常常影響日常呼吸和生活舒適度。及時關注鼻部的細致變化,遇到持續鼻塞、嗅覺減退時主動就醫,不僅能早發現早治療,也能減少嚴重后果。如果確診后需要手術,那就安心遵醫囑,術后護理也別偷懶,畢竟身體恢復是靠積累。最后,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這些老生常談的話題,其實對預防鼻息肉很管用——那些看上去年年歲歲的“小事”,才是真正影響身體健康的大事。
- Settipane, G. A., & Chafee, F. H. (1977). Nasal polyps in asthma and rhinitis. Annals of Allergy, 39(4), 306-310.
- Fokkens, W. J., Lund, V. J., & Mullol, J. (2012).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12. Rhinology Supplement, (23), 1-298.
- Rudmik, L., & Smith, T. L. (2015). Management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osis in adults.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87(6), 4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