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單位里、朋友中,很多人直到體檢才發現已經攜帶了乙肝病毒。其實,乙肝攜帶者外表和常人沒什么區別,很容易被忽視,但這并不代表沒有任何影響。
很多人想知道,和攜帶者接觸是不是容易被傳染?其實,乙肝的傳播需要“途徑”:
傳播方式 | 說明 | 風險高低 | 生活場景舉例 |
---|---|---|---|
血液傳播 | 通過血液或含血體液傳播 | 高 | 共用針具、輸血、牙刷、剃須刀 |
母嬰傳播 | 病毒可通過母體傳給胎兒或新生兒 | 極高 | 孕媽媽為攜帶者,新生兒未接種疫苗 |
性接觸 | 不安全性接觸可通過體液傳播 | 中等 | 有無保護性行為 |
密切生活接觸 | 體液直接接觸可能傳播 | 低~中等 | 口腔潰瘍時共用餐具、親吻 |
研究顯示,母嬰傳播在我國乙肝新發病例中占比很高(Liang et al., 2009)。血液傳播也不是生活中很容易碰到,常見的風險主要來自醫療操作、共用銳器等。
大部分攜帶者平時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不過有些人可能偶爾會覺得有些疲倦,或者胃口差一點,但這些反應其實很輕微。
等到身體出現明顯癥狀,往往說明病毒已經干擾了肝臟正常運作。比如:持續、嚴重的乏力、黃疸(皮膚眼睛發黃)、右上腹持續隱痛,甚至肝區不適感越來越明顯。
最好的辦法是主動采取有益的保護措施,降低乙肝病毒擴散可能。這里給大家幾個簡單實用的建議:
推薦食品 | 主要功效 | 使用建議 |
---|---|---|
豆制品 | 提供蛋白質,幫助肝細胞修復 | 每天一到兩份,燉、炒都可以 |
深色蔬菜 | 豐富維生素、抗氧化 | 多樣換著吃,每天2種以上 |
堅果 | 補充優質脂肪 | 每天5-10顆就好,不宜過多 |
很多人擔心乙肝一旦被貼“標簽”,是不是這輩子都得時時緊張?其實,醫學界的研究進展很快,隨著抗病毒藥物、新型疫苗和監測手段的改進,乙肝攜帶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