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能自己調整情緒,通常過后可自行緩解。
有位34歲的女性,因為公司搬遷到高層辦公樓,經常要用電梯,結果每次進電梯都覺得喘不上氣,逐漸連百貨商場都不敢逛。這種案例其實并不少見,從中可以看出,幽閉恐懼并非“沒事找事”,而是一種真實、持續的心理困擾。
遇到讓自己不舒服的密閉空間時,其實是大腦里的杏仁核(Amygdala,掌管恐懼和警覺的區域)在“報信”。它會快速發出信號,讓身體準備戰斗或逃跑。包括:心率加快、呼吸變重、肌肉緊繃、冷汗直冒。這是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不過對幽閉恐懼的人來說,這份保護容易“過度報警”,日常也經常被觸發。
其實,這種高度警覺原本幫助祖先在危險環境中活下來?,F代社會盡管危險少了,但這套系統有時會自動“開小差”,讓人因虛構的風險產生強烈反應[3]。
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寬敞安靜的空間,但大多數恐懼背后,都有想得到安全感的一面。幽閉恐懼癥其實并不可怕,無論是接受治療還是學會自我調節,最重要的是耐心和支持。當下的恐懼只是短暫的“陰影”,通過主動應對,生活依然有很多空間可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