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女性健康的重要警鐘
其實,很多女性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肚子又酸又漲,只想縮成一團。但如果這種痛不是偶爾為之,而是越來越明顯,甚至影響到生活和工作,那就值得提高警惕了。你是否聽說過“子宮內膜異位癥”這個詞?今天,我們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一起聊聊這個容易被忽視的小麻煩,以及它背后隱藏的健康信號。
01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讓身體里的“子宮內膜樣組織”不安分的病。簡單來說,這種組織本應在子宮內部,卻跑到宮腔外面,比如卵巢、盆腔、甚至有時會出現在腸道、膀胱等部位。
每次月經期,這些離家出走的組織仍會像正常內膜一樣發生變化,但在錯誤的地方無法順利排出體外。長此以往,就可能造成炎癥、粘連甚至小囊腫,有些人月經期簡直受罪,也有人因此影響到生育。
出現在的區域 | 常見表現 |
---|---|
卵巢 | 囊腫(“巧克力囊腫”) |
盆腔腹膜 | 周期性疼痛 |
腸道、膀胱 | 消化或尿路異常 |
02 疼痛與不適:身體的警報信號?
- 經期疼痛:不少人會感覺“姨媽痛”升級,最初可能只是偶爾不舒服,后來逐漸發展成明顯的下腹部劇痛,甚至每次都要用止痛藥。
- 腰部酸脹:有些女性,特別是35歲的王女士,每次月經前后腰痛得連直著坐都困難,休息也不怎么緩解。
- 性交疼痛:性生活時偶有疼痛,本以為是偶發,但隨著病情發展,可能變成每次都痛,影響夫妻關系。
這些疼痛,有時像鬧鐘一樣按時來“提醒”;也有時表現為間歇性的小不適。有調查顯示(Giudice, L. C., & Kao, L. C., 2004),60%以上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明顯痛感,尤其在經期、性生活或者排便時更嚴重。
03 月經不規律是警鐘還是小波動???
- 月經量變化:有些女性會發現自己這幾個月月經量突然變大或變少,持續幾次都沒恢復。
- 經期紊亂:27歲的林小姐月經總是提前或推遲十來天,原以為壓力大,后來就診發現與內膜異位有關。
其實,周期少量波動無須緊張,但如果不規律的問題經常出現,或者月經量變化明顯,可能就是身體在提示有內膜異位等婦科情況。
04 生育能力會受影響嗎???
子宮內膜異位癥就像在生育道路上設了一道小障礙。正常情況下,卵巢、輸卵管都暢通無阻,但異位組織可能讓這里“路況變差”,引發粘連、堵塞。
據醫學研究(Parasar, P., Ozcan, P., & Terry, K. L., 2017),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不孕率遠高于普通女性,大體可以達到30%-50%。不過,這并不是說有了這個病就一定不能懷孕。
05 其他系統的“信號燈”??
- 腸胃不舒服:有些人會出現經期前后便秘或腹瀉,總覺得肚子不對勁;比如38歲的陳女士提到每次快來月經前就開始腹瀉,曾以為是飲食問題。
- 尿頻、尿急:如果異位組織出現在膀胱附近,經期時會常常跑廁所,甚至排尿有點痛感。
說起來,這些表現雖然不像腹痛那么典型,但如果反復出現、每次月經前后加重,就不容忽視。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癥影響可能“波及全身”,尤其是長期拖延沒有診斷的人。
06 怎么確診和應對???
檢查項目 | 主要作用 |
---|---|
B超或MRI | 發現是否有囊腫、粘連等異常結構 |
腹腔鏡檢查 | 明確診斷,必要時可同步治療并做病理檢測 |
- 深色蔬菜 :富含維生素K,有助于調節女性激素平衡,建議每周吃幾次菠菜、羽衣甘藍、生菜。
- 三文魚 :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有利于緩解炎癥反應,可以每周吃1-2次。
- 糙米 :高纖維幫助維持腸道健康,每天一小碗搭配豐富蔬菜,更利于腸道蠕動。
REFERENCES
- Giudice, L. C., & Kao, L. C. (2004). Endometriosis. The Lancet, 364(9447), 1789–1799.
- Parasar, P., Ozcan, P., & Terry, K. L. (2017). Endometriosis: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Curren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Reports, 6(1), 34-41.
- Vercellini, P., Viganò, P., Somigliana, E., & Fedele, L. (2014). Endometriosi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10, 26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