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早預防:揭開腦梗塞的早期癥狀面紗
靜靜地坐在早晨的餐桌前,突然之間筷子在手里變得不太聽使喚,或者說話時突然卡住了,發出的聲音不像平常那樣清楚……這些表面上看似“小狀況”,常常被歸結為疲勞或者一時恍惚。但有些時候,這正是腦梗塞悄悄來臨前的蛛絲馬跡。很多人聽說過腦梗塞,卻未必真了解它會怎樣“敲門”。想讓它離我們遠一點,最關鍵的就是——別忽視這些信號。
01 腦梗塞到底是什么?
腦梗塞,其實就是大腦的某一部分因為供血突然中斷,導致那一片腦組織缺氧損傷。簡單理解,大腦需要源源不斷的血液帶來氧氣和養分,一旦某條血管被堵住,這塊腦區就像停電一樣“罷工”了。時間越長,受損越明顯,有的功能甚至難以恢復。
??腦梗塞屬于腦卒中的一個主要類型,和“出血性中風”不同,這里是“堵住了”而不是“漏了”。
02 為什么會得腦梗塞?主要風險因素分析
- 高血壓
- 血壓長期高,會讓血管內壁受損,容易形成血栓。
- 糖尿病
- 血糖長期高,血管易變得僵硬、狹窄,為血栓提供“溫床”。
- 高膽固醇
- 膽固醇就像垃圾堆積在血管里,慢慢形成斑塊,最終可能堵塞血管。
- 吸煙
- 煙霧中的成分加快血管老化,還讓血小板容易聚集,血栓風險上升。
- 不良生活習慣
- 久坐不動、飲食油膩、缺乏運動,都對血管健康不利。
- 遺傳與年齡
- 有家族史、高齡(常見于50歲以上)的人群,風險更高。
研究顯示,超過 80% 的腦梗塞病例都與這些風險因素有關 [1]。所以,身體出現相關毛病時,不可掉以輕心。
??需要注意,每個人可能有多項風險因素疊加,危險性也就變大了。
03 腦梗塞的早期癥狀:這些“小信號”別掉以輕心
很多人想象腦梗塞會很“明顯”,其實早期的癥狀常常非常輕微,容易被誤會成疲倦、血壓低或者壓力大。下面這些變化,雖然偶爾發生,但如果反復出現,最好當回事。
常見早期信號 | 生活場景舉例 |
---|---|
臉部短暫發麻、發木 | 刷牙時忽然覺得一側臉有點不靈,洗把臉又恢復了 |
一只手或一條腿力氣變小 | 端碗時突然覺得一只手微微沒勁,過一會又正常 |
說話短暫含糊或詞不達意 | 和人聊天時,偶爾吐字略不清楚,但很快恢復 |
視力突然短暫模糊、部分黑影 | 剛起床看手機一只眼模糊,眨幾下恢復清晰 |
頭暈或平衡感差 | 起身后短暫打晃,以為是低血糖或沒睡好 |
案例:56歲的陳女士早餐時突然覺得右手指有些發麻,幾分鐘后消失。她沒放在心上。但這提示我們:輕微、偶發的不適,可能是大腦血流出現了小插曲,如果反復出現要多留一個心眼。
04 快速判斷腦梗塞:學會“FAST”法則
真正到腦梗塞發作時,癥狀往往比早期更加明顯和持續。國際上有個特別實用的口訣“FAST”——幫我們在關鍵時刻判斷是否要“趕緊就醫”。
字母 | 提示內容 | 具體表現 |
---|---|---|
F (Face) | 臉部是否一側歪斜 | 微笑時一側嘴角不會動 |
A (Arm) | 手臂有無無力下垂 | 平舉雙臂時一側無法抬起 |
S (Speech) | 說話是否清楚 | 持續性說話含糊、表達混亂 |
T (Time) | 抓緊時間 | 出現上述任一癥狀,立刻撥打急救電話 |
案例:62歲的李先生在午飯時突然說話含糊,家人讓他微笑,發現一側臉下垂,立刻撥打了120。及時送醫,讓他得以及時溶栓,后遺癥較輕。
??提示:FAST法則中,一個癥狀持續存在就要警惕,不必等所有都出現才行動!
05 出現可疑癥狀,第一時間怎么做?
- 出現上述早期或顯著癥狀,不要再觀察,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比如120);千萬別自己開車送、也別拖延等待。
- 盡量讓可能患者平臥,頭部稍抬高,保持呼吸道暢通,不要喝水或進食,以免誤吸。
- 觀察并記錄發作的時間,這對醫生判斷后續治療方案非常重要。
- 不要自行用藥,例如降血壓藥、阿司匹林等,等專業醫生到來再決定。
- 盡早到有條件的三級醫院、神經內科就診,有溶栓、血管內手術能力的醫院救治率更高。
案例:48歲的孫先生突發左手無力,他家人以為是中暑,自己開車去醫院反而路上出了交通意外。這說明:別輕視癥狀、不要拖延或擅自處理,盡早呼叫專業急救才能保障安全。
?時間就是大腦,越早搶救,功能恢復越樂觀。
06 怎樣防范腦梗塞?實用生活建議
雖說腦梗塞的風險讓人有點擔心,好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簡單方法可以幫我們降低危險。調整飲食、適度鍛煉,再加上規律檢查,大腦健康自然輕松許多。
?? 以下幾條建議操作起來并不難,持之以恒效果更好。
措施 | 具體建議 | 好處 |
---|---|---|
食用新鮮蔬果 | 每天至少搭配三種蔬菜+兩種水果 | 補充維生素和抗氧化物,有助于血管彈性 |
保證每周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 | 每次30-40分鐘 | 改善血液循環,幫助控制體重和血壓 |
定期到醫院做血壓、血糖、血脂檢查 | 建議一年一次;達到40歲以上的人建議增加頻率 | 早期發現高危因素,便于及早干預 |
注重飲食多樣性 | 適當增加堅果、全谷物和豆制品 | 提供優質蛋白和健康脂肪,維護血管健康 |
保持良好作息 | 規律生活,保證足夠睡眠 | 幫助血壓與激素水平穩定 |
??咱們只要計劃好一周里安排幾次鍛煉,吃飯時多加點綠葉菜和水果,健康其實現起來沒那么難。
07 參考文獻
- [1] Feigin, V. L., Norrving, B., & Mensah, G. A. (2017). Global Burden of Stroke. Circulation Research, 120(3), 439–448. https://doi.org/10.1161/CIRCRESAHA.116.308413
- Powers, W. J., Rabinstein, A. A., Ackerson, T., et al.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49(3), e46–e110. https://doi.org/10.1161/STR.0000000000000158
- Meschia, J. F., Bushnell, C., Boden-Albala, B., et al. (2014). Guideline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Stroke, 45(12), 3754–3832. https://doi.org/10.1161/STR.00000000000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