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胃癌:了解、識別與應對
晚飯后,小王因為肚子脹總是愛揉著肚子開玩笑說“是不是吃多了”,媽媽卻總提醒他早點關注飲食和身體信號。其實,很多時候胃的異常并不是簡單的消化不良。胃癌離我們的生活其實沒那么遠,但迷思和誤解卻不少。今天就用一篇實用指南,把胃癌從頭到尾講清楚,讓你和家人知道怎么早發現、會處理、不焦慮。
01 胃癌是什么?
胃癌通常指的是胃壁中的細胞出現了異常增生,最后變成了一種可以擴散的惡性腫瘤。想象一下,胃本來像一道“防線”,但一旦這道防線被突破,異常細胞就能沿胃壁滲透進身體更深處,甚至隨血流或者淋巴蔓延出去。
胃癌的發展往往是慢慢來的,早期幾乎察覺不到。慢性炎癥、單一的細胞突變累積,形成初步的病變區。這一過程有時會持續好幾年,等到感覺到明顯不適,腫瘤可能已經存在很久了。
?? 別把胃癌當成“老年病”,實際上,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面臨它。只不過,50歲以后風險逐步增加。
02 胃癌的癥狀有哪些?
- 1. 消化不良 常常吃點東西就覺得脹、泛酸,有點像飯后老是嗝氣、反胃。遇到長期這樣,別總歸咎于飲食習慣。
- 2. 持續的上腹痛 不是那種偶爾的“咕咕叫”或饑餓痛,而是比較明確的、持續時間長的隱隱痛或者鈍痛。
- 3. 食欲下降和早飽 本來喜歡吃的飯菜忽然開始興趣缺缺,吃兩三口就覺得撐,有時還伴有往日沒有的體重下降。
- 4. 惡心或嘔吐 特別是排除了食物中毒或胃腸炎后,還經常惡心,甚至嘔吐不止。
- 5. 乏力和貧血 身體沒勁,經常容易累,檢查發現血紅蛋白偏低。
- 6. 大便顏色變化 有時候大便暗紅甚至發黑,不要以為只是一般便秘或痔瘡,如果持續出現要及時咨詢醫生。
?? 案例借鑒:一位65歲的男性,平時只是覺得肚子偶有不適,但近兩個月變本加厲地食欲減退和不明原因體重減少。結果體檢發現是胃癌IIIB期。這說明,持續的癥狀千萬別拖。
說起來,這些變化看似小毛病,但特點是持續、無緩解或者越來越嚴重,就應警覺了。
03 胃癌的成因有哪些?
- 1. 遺傳易感性 有些家族中胃癌患者較多,這與遺傳基因以及某些腫瘤抑制基因異常有關??茖W研究表明,家族史能明顯增加個體風險(Karimi et al., 2014)。
- 2. 幽門螺桿菌感染 這種常見的胃部細菌長期存在時容易破壞胃黏膜,誘發一系列慢性炎癥,甚至腫瘤的產生(Fock, 2014)。
- 3. 慢性胃炎和胃潰瘍 長期胃炎、胃潰瘍反復,尤其是老年人和胃黏膜萎縮的患者,要重點關注。
- 4. 不利的飲食習慣 過多攝入腌制類、熏制類、高鹽食品會增加風險。部分研究還發現,高溫食物、過冷或粗糙飲食也對胃黏膜有損傷(Correa & Piazuelo, 2012)。
- 5. 年齡增長 年紀越大,細胞老化、修復能力下降,癌變概率會靜悄悄升高。
- 6. 吸煙、飲酒等 長期吸煙和酗酒均被證明和胃黏膜癌變有關聯。
很多危險因素往往疊加出現,如果本身已經有慢性疾病或者胃部不適、再加上不理想的飲食習慣,風險會上升不少。
參考文獻:
- Fock, K. M. (2014). Review article: the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gastric cancer.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40(3), 250-260. https://doi.org/10.1111/apt.12856
- Karimi, P., Islami, F., Anandasabapathy, S., Freedman, N. D., & Kamangar, F. (2014). Gastric cancer: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3(5), 700-713. https://doi.org/10.1158/1055-9965.EPI-13-1057
- Correa, P., & Piazuelo, M. B. (2012). The gastric precancerous cascad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13(1), 2-9. https://doi.org/10.1111/j.1751-2980.2011.00550.x
04 胃癌的檢查流程和建議
- 胃鏡檢查(內窺鏡) 醫生用一根細軟鏡子(有點像微型蛇),可以直接看到胃內壁的情況,是發現早期胃癌最直接可靠的方式。整個過程一般安全,只是稍有不適。
- 影像學檢查(CT、MRI等) 適用于確認腫瘤是否擴散,比如淋巴結或距離臟器有沒有受影響。特別是早期診斷后,用來判斷分期。
- 病理活檢 在胃鏡過程中一旦發現可疑部位,醫生會取一小塊組織,化驗細胞有無異?!@是診斷胃癌的“金標準”。
- 血液學檢查 檢查血紅蛋白、肝功能和相關腫瘤標志物,有時可輔助評估病情或指導后續治療,但不能單靠血液檢查就判定有沒有胃癌。
????? 建議:年滿40歲的人,如果有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家族史或出現前面說的可疑癥狀,最好每2年進行一次胃部全面檢查。
一旦發現異常,選正規的三甲醫院消化科就診,能得到更專業的評估和建議。
05 胃癌的治療辦法有哪些?
- 1. 手術切除 對于早期胃癌,外科切掉腫瘤所在部位甚至整個胃是最常見的做法。手術方式包括部分切除、全切除以及淋巴結清掃。
- 2. 化療 藥物全身性殺滅異常細胞,既可單獨用,也可配合手術或放療,常用的有奧沙利鉑、卡培他濱等。多線治療通常由專業腫瘤科醫生調整方案。
- 3. 放療 主要針對晚期或無法手術的患者,讓高能射線精確“打擊”腫瘤區域,對正常組織影響盡可能小。
- 4. 靶向及免疫治療 目前一些新興療法如PD-1抑制劑,對幽門螺桿菌陽性或者特定基因型(比如EBV陽性、微衛星穩定)的患者會有特殊指導意義。
- 5. 支持和營養治療 無論哪種方案,維持身體營養、預防感染、調節免疫力都很重要。有時輔助藥物如水解蛋白散、維生素和抗病毒藥物也會同步應用。
?? 回顧前述那位65歲男性患者,先后經歷了手術、化療、免疫治療及針對體力下降的支持治療,雖然中途偶有骨髓抑制和輕度肺部感染等并發癥,但綜合調整后改善了一段時間。這個例子說明,治療過程常因個體差異較大,需要持續和??漆t生密切配合。
治療選擇要結合分期、身體狀況和具體基因狀態。不同階段患者可獲得的收益和副作用也有差異,別盲目跟風。
06 日常管理與護理建議
-
平衡飲食:日常多選擇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魚肉、雞蛋、豆制品),搭配新鮮蔬菜水果,能幫助提升身體抵抗力。
?? 推薦:魚肉 + 提高蛋白質和ω-3脂肪酸,有助于術后恢復和免疫調節;建議每周2-3次與豆制品交替使用。 - 健康作息:規律作息和充足睡眠本就是身體自愈力的來源。經常熬夜和壓力大,不僅傷胃,還影響后續康復。
- 增強鍛煉:根據個人體質,每天適度散步或輕運動,提高新陳代謝和精神狀態。
- 遠離煙酒:雖然不是唯一風險,但不吸煙、合理飲酒可以減輕胃部負擔,也有益全身健康。
- 心理支持:心理壓力會影響免疫系統??梢远嗪团笥鸭胰私涣?,有需要時及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
- 保持定期隨訪:和醫生定期溝通,了解體檢和用藥調整建議。
?? 好習慣越早養成,對胃部健康越有幫助。如果近期有不適癥狀,盡快找消化科醫生明確原因。
參考文獻
- Fock, K. M. (2014). Review article: the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gastric cancer.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40(3), 250-260. https://doi.org/10.1111/apt.12856
- Karimi, P., Islami, F., Anandasabapathy, S., Freedman, N. D., & Kamangar, F. (2014). Gastric cancer: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3(5), 700-713. https://doi.org/10.1158/1055-9965.EPI-13-1057
- Correa, P., & Piazuelo, M. B. (2012). The gastric precancerous cascad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13(1), 2-9. https://doi.org/10.1111/j.1751-2980.2011.00550.x
-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2023). What are the symptoms of stomach cancer? https://blog.dana-farber.org/insight/2018/05/what-are-the-symptoms-of-stomach-cancer/
- Mayo Clinic. (2023). Stomach cancer - Symptoms and causes.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tomach-cancer/symptoms-ca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