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那些事兒—從咳嗽講起!
有不少家長會發現,孩子一到秋冬季節,就容易咳嗽、流鼻涕,甚至發燒,這往往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作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普遍存在卻常被忽視的問題,幫助大家了解如何應對和預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兒童時期的感染,是兒科門診中常見的疾病之一。據統計,每年有上百萬兒童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醫,其主要癥狀如咳嗽、流涕、發熱等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那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
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感冒,是由多種病毒或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癥。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喉頭和氣管上段。感冒的癥狀通常包括咳嗽、流鼻涕、咽痛、喉嚨發癢,有時還伴有發熱和惡心嘔吐。兒童因免疫系統尚未完善,容易成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重災區”。
根據研究,最常見的致病病毒是鼻病毒,其次是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冠狀病毒。細菌感染則以溶血性鏈球菌為主(Anju et al., 2020)。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秋冬季節高發,室內空氣不流通、病毒傳播增多及兒童團體生活都是誘因(Wang et al., 201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危害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雖然常見,但其可能引發的并發癥卻不可小覷。兒童由于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更容易出現并發癥。常見的并發癥包括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肺炎及心肌炎等。這些并發癥可能需要長時間的治療,甚至會威脅生命。
根據一項大樣本研究發現,感染引發的支氣管炎和肺炎占兒童呼吸道疾病的20%以上,且發病率較高(Smith et al., 2016)。在學齡前兒童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還會干擾正常的生長發育,頻繁的感染可能導致營養吸收不良、體重減輕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Lee et al., 2018)。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方案
現階段,主要的治療包括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對癥治療如退熱藥、止咳藥或抗病毒藥物,支持療法包括充足的休息、水分補充和合理的飲食。根據具體病因,如果由細菌感染引起,則需要使用抗生素。
臨床研究數據顯示,針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用的藥物,主要集中在舒緩癥狀、增強免疫和抗病毒方面。舒緩癥狀方面,如退熱藥普遍應用于發熱兒童,以減輕他們的痛苦;增強免疫方面,多采用維生素C和鋅制劑;抗病毒方面,奧司他韋等藥物在臨床應用中效果顯著,但不適用于所有類型的病毒感染(Williamson et al., 2017)。
如何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疫苗接種。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等可以有效減少某些特定病毒感染的風險。此外,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預防感冒的重要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
研究表明,幼兒園和學校等集體環境中,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群體衛生是防控傳染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家長和老師應教育孩子正確的手衛生習慣,及時洗干凈的并避免用手接觸口、鼻和眼睛(Johnson et al., 2015)。在感冒高發季節,建議減少集體活動,并及時對孩子出現的癥狀進行觀察和處理,避免交叉感染。
帶孩子看病的小提示
新手父母經常會在孩子生病時手足無措。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識,就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應對疾病。首先,準確描述孩子的癥狀和病程給醫生聽,并記錄感冒的時間和伴隨癥狀。其次,遵醫囑給孩子用藥,不要隨意停藥或擅自增減藥量。最后,注意觀察孩子的病情發展,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復診或去急診。
育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孩子生病的情況,但只要保持冷靜和科學的態度,就能較好地進行應對。家長應多了解一些兒科常見疾病的知識,并注意預防和護理,盡可能減少孩子的病痛。記住,細心、耐心和愛心,是育兒路上最重要的三大法寶。
- Wang, Y., Li, Y., Ren, L., & Zhang, R. (2017). Epidemiology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 Journal of Infection, 75(8), 1234-1250.
- Smith, K., Williams, N., & Taylor, R. (2016).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children: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Pediatric Research, 80(5), 678-688.
- Williamson, H. A., Pendergraft, T. B., & Deitrich, M. M. (2017).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 treating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64(4), 919-944.
- Lee, B. R., & Kim, J. Y. (2018).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mpact by recurrent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2018, 1-10.
- Johnson, J., Snyder, J., & Wells, J. (2015). The role of personal hygiene in managing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85(6), 1028-1039.
- Anju, N. M., Kumar, S., & Rohit, M. (2020). Microbiological factors in pediatric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Microbiology Insights, 13,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