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乳腺癌:你的健康指南
01 乳腺癌是什么???
有時候,在聊天或體檢時會聽到“乳腺癌”這個詞。簡單來說,乳腺癌是乳腺組織里的異常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形成乳腺腫塊。平時可能根本沒感覺,直到出現某些信號才被發現。乳腺癌是女性常見腫瘤之一,雖然聽起來讓人緊張,但如今早期發現后,治療成功率很高。這類腫瘤在中老年女性中更常見,但偶爾也會在年輕人身上出現。
這個病像是身體里來了一位“生客”,起初沒什么動靜,日子久了才會有表現(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所以提升認識,抓住早期信號,才是關鍵。有科學數據顯示,盡管乳腺癌被診斷的人數逐年增加,但大部分病人在及時治療后能恢復正常生活。所以不要害怕,理性面對很重要。
02 常見癥狀如何發現???
乳腺癌的早期信號有點像打雷之前的悶熱,偶爾會冒頭但容易被忽視。下面幾個變化,值得多留心——
- ?? 乳房腫塊:摸到硬結或團塊,常常不疼,位置固定。如果摸到持續不消的結節,應當找醫生。
- ?? 乳房形態變化:比如兩側乳房大小突然變得不對稱,外形變化明顯。這種突然的改變要引起重視。
- ?? 乳頭分泌物:出現異常液體或血性分泌物,不論有無痛感,都別拖延。
- ?? 皮膚改變:乳房皮膚像橘子皮一樣凹凸不平,紅腫、糜爛或出現潰瘍,也提示可能有潛在的問題。
比如,一位40多歲的女性患者,在體檢時發現乳房表面有硬塊,沒有明顯疼痛。后續檢查證實為乳腺癌并獲得及時治療(見前述病例摘要)。這說明,有時候疾病離我們并不遠,只是缺乏警覺。
不是所有的乳腺腫塊都是乳腺癌,但長時間不消、伴隨以上變化時不要等待,及時就診能幫你減少風險(Mayo Clinic, 2023)。
03 為什么會得乳腺癌?致病機制解讀 ??
談到乳腺癌的成因,其實涉及遺傳、激素水平和生活方式多個方面。這個“組合拳”,并不是單一原因能解釋。
1. 遺傳基因:部分乳腺癌和基因突變相關,比如BRCA1、BRCA2等家族性易感基因。有這些基因突變的人,患乳腺癌的概率會高很多(Antoniou et al., 2003)。
2. 年齡因素:年齡增長是最大風險因素之一。絕大多數病例發生在40歲以后。
3. 激素水平變動:體內雌激素水平高,或者長期接受激素治療,都會增加風險。比如較早初潮、較晚絕經、沒有生育或者初次生育年齡較晚,與乳腺細胞暴露雌激素時間相關。
4. 生活與環境:肥胖、缺乏運動、長期高熱量飲食以及飲酒,也可能促進乳腺癌發生。不過,絕大多數乳腺癌患者其實沒有明確危險因素,這也是讓人感覺有些無助的原因。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有230萬女性被診斷為乳腺癌。在高收入國家,乳腺癌一生發病率大約1/12,但是早發現、早治療后,存活率高(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
看起來不公平:有的人作息健康卻同樣遭遇乳腺癌,這也提醒我們,沒辦法完全“預防”,但可以力爭早發現、早處理,把風險降到最低。
04 乳腺癌怎么確診?實用檢查方式 ??
當懷疑有乳腺癌時,醫生會根據癥狀、體格檢查結果,結合以下方法來判斷:
- 乳腺X線攝影(鉬靶):常見的乳腺拍片篩查手段,對發現細小鈣化等早期病變助手很大。特別適合40歲以上女性規律使用。
- 乳腺超聲檢查:對于年輕乳腺(致密乳腺),超聲能幫助識別腫塊性質,是無創檢查方式。在日常體檢中應用很廣泛。
- 組織活檢:只有進行穿刺或手術活檢,拿到腫瘤組織送病理,才能明確診斷。醫生通常會根據影像結果進行靶向采樣。
- 其他補充檢查:部分患者合并MRI檢查,用于判斷腫瘤范圍,必要時還會檢測腫瘤相關的生物標記物(比如HER-2、ER、PR等)。
以實際病例為例,那位40余歲女性因乳房腫塊接受影像學檢查,結合活檢病理結果,診斷為HER-2過表達型乳腺癌。通過這些技術手段,醫生可以相對精準地評估腫瘤的嚴重程度與分型,為后續治療指明方向。
需要提醒:有的人覺得“拍片輻射怕有害”或者“等嚴重了再查”,其實定期檢查比事后補救更加安全、主動(Mayo Clinic, 2023)。
05 治療手段有哪些?選擇合適方案 ??
乳腺癌的治療方式多種多樣,醫生通常會根據腫瘤類型、分期和個人身體狀況作出組合搭配。
手術治療:早期大多數乳腺癌可以手術切除,比如保乳手術(只切除腫瘤本身)。如果情況需要,也會考慮全乳切除(乳腺全部切除)。
放射治療:手術后有時需配合放療,用于消滅殘留的癌細胞,降低復發概率。
藥物治療:包括化療、內分泌(激素)治療和靶向治療。醫生會依據腫瘤的“分子亞型”(比如HER-2陽性)選擇合適方案。
實際案例:上述40余歲女性患者,因HER-2陽性接受了保乳手術及前哨淋巴結活檢,術后配合靶向藥物和化療,多種手段的聯合,提高了治療成功的機會,手術后恢復良好。
這里需要強調,每個人病情不同,治療方案要個性化考慮。醫生會權衡不良反應、療效和生活質量,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組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
另外,現在乳腺癌的治療越來越精準、副作用也更容易控制。很多人在治療以后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生活質量并不比健康人差。
06 如何科學管理乳腺健康?實用建議 ??
說起來,保護乳腺健康并不僅僅是“少吃多動”。下面幾個習慣,幫你更主動地管理乳腺健康。
- 自我檢查乳房:建議每月經期后,用手輕輕摸乳腺,看有無腫塊。早發現異常,早就醫,治療機會多一分。
- 規律體檢:40歲后應定期做乳腺影像檢查。根據個人家族情況和醫生建議,選擇超聲或鉬靶,可以做到有備無患。
-
均衡飲食:日常飲食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深海魚、豆類。這些對乳腺細胞有保護作用。
?? 綠色蔬菜 + 促進代謝 + 每天一份
?? 深海魚類 + 提供有益脂肪酸 + 每周2-3次
?? 豆制品 + 植物雌激素平衡激素 + 隔天適量攝入 - 適度運動: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鍛煉,比如快走、游泳或騎車,對身體整體免疫力和乳腺健康都有益。
- 保持開朗心情:壓力管理和規律作息有利于內分泌穩定,這對乳腺細胞的健康非常友好。
- 遇到問題及時就醫:任何不明腫塊、乳頭異常分泌、皮膚變化,切忌拖延,應選擇正規醫院和專業醫生詢問,別忘了相關家族成員也可以一同篩查。
通過規律體檢與健康生活方式的結合,不僅能幫助乳腺遠離風險,也是一種積極生活的態度。對自己身體多一份關心,其實也是對家人負責。
參考文獻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 Breast cancer.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breast-cancer
- Mayo Clinic. (2023). Breast cancer - Symptoms and causes.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breast-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52470
- Antoniou, A. C., Pharoah, P. D., Narod, S., Risch, H. A., Eyfjord, J. E., Hopper, J. L., ... & Easton, D. F. (2003). Average risks of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associated with BRCA1 or BRCA2 mutations detected in case Series unselected for family history: a combined analysis of 22 studie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72(5), 11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