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剖宮產新視野:安全與未來
01|全麻剖宮產到底是怎么回事?
說起生產,大多數人會想到順產或者常見的腰麻剖宮產。但其實,全身麻醉的剖宮產(簡稱“全麻剖宮產”)也常見于產房。簡單來說,就是在手術時,準媽媽處于完全無意識狀態,由麻醉醫生通過靜脈和吸入藥物讓身體進入深度睡眠,醫生才能進行手術。
???♀? 全麻剖宮產常用于這樣幾種情況——比如,有的孕婦對腰穿麻醉藥過敏,或者剛好碰到“急剎車”,胎兒有窘迫,來不及慢慢腰麻,只能一鍵“開啟”全麻。再比如一些高齡孕婦合并嚴重的脊柱病變,腰麻風險太高,醫生同樣會推薦全麻。
場景 | 主要原因 |
---|---|
胎兒急性窘迫 | 搶救時間緊,全麻更快啟動 |
腰麻禁忌或失敗 | 孕婦有基礎疾病,腰麻不安全 |
既往麻醉過敏 | 避免局部麻醉帶來的過敏風險 |
02|全麻剖宮產有什么優點和隱憂?
大家最關心的無非是:全麻剖宮產到底哪里好?哪里需要擔心?這里簡單梳理一下:
優勢 | 隱憂 |
---|---|
|
|
????? 比如,32歲的孕婦小周,因為胎盤早剝突發大出血,醫生決定緊急全麻剖宮產。手術很快、母嬰平安,但術后她比正常剖宮產多恢復了一會兒清醒,也需要麻醉醫生時刻守著。這個例子說明,全麻能救急,但需要經驗豐富的團隊配合,不能掉以輕心。
03|全麻剖宮產:麻醉藥怎么“管用”?
全麻剖宮產主要靠幾種麻醉藥聯合“發力”。簡單說,有一種放倒快(誘導藥)、有一種讓人睡得牢(維持藥)、還有一種讓肌肉徹底松弛(肌松劑)。它們通過血液“派送”到大腦和全身,不僅阻斷了疼痛信號,也讓孕婦進入深層睡眠狀態。
- 誘導藥:比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幾十秒就能讓人睡著。
- 維持藥:主要是吸入麻醉氣體,以及必要時加鎮痛藥。
- 肌松劑:幫助插管和手術順利進行。
手術結束后,麻醉醫生會“反向操作”:關掉麻藥泵,讓身體清除藥物,大部分媽媽10-20分鐘內就能慢慢蘇醒。不過,藥物代謝速度每個人略有不同,術后需要持續監測。
04|手術前后:哪些準備和溝通不可少?
做全麻剖宮產,比起普通剖宮產需要更多準備:空腹至少6小時,提前戒掉口香糖、牛奶等含糖飲品。手術當天需摘掉隱形眼鏡、義齒、防過敏首飾。產檢時,醫生會詳細詢問既往麻醉過敏、慢病史、牙齒松動情況等細節。
- 醫生會告知全麻麻藥對產婦和寶寶的影響及注意事項,保證簽署“知情同意書”。
- 一旦遇到突發狀況,還要與家屬及時溝通方案,減少焦慮。
?? 以38歲的孕婦王女士為例。她有嚴重的脊柱側彎,常規麻醉風險較高。醫生在術前花了半小時做評估,詳細講解各種可選方案。最終,全麻剖宮產順利進行??梢钥吹剑缙跍贤ê完P注細節,再急也不能忽視。
步驟 | 具體要點 |
---|---|
空腹時間 | 至少6小時 |
摘除物品 | 首飾、義齒、隱形眼鏡 |
知情同意 | 簽署正式文件并充分溝通 |
05|剖宮產后:怎么護理最實際?
手術結束后,產婦會被密切監測,直到完全清醒為止。一般來說,頭暈、嗓子痛和惡心這些不適比較常見,幾小時內能明顯緩解。麻藥代謝后,醫生會評估恢復情況才能進食、下床活動。
- 疼痛管理:首選“分級用藥”,如不能口服就選鎮痛泵或者鎮痛貼片。
- 飲食恢復:先從溫開水或米湯等流質慢慢添加,過多油膩不急于一時。
- 活動鍛煉:6-8小時后,如果身體允許可以試著輕度翻身,避免術后腸脹氣。
?? 新生兒如果術后短暫呼吸抑制,會由兒科醫生緊急處置,大多數幾分鐘內能緩過來。因此,剖宮產后媽媽不必太過緊張,該吃吃,該喝喝,科學護理才穩妥。
06|全麻剖宮產:還有哪些新趨勢?
現在,全麻剖宮產已不再是“保守版選擇”,新技術不斷涌現。比如,更精準的全自動麻醉藥泵和呼吸監測設備已經開始應用。數據顯示,新型短效麻藥讓寶寶出生后呼吸抑制的發生率降至以往的一半不到。
- 最新的緩釋麻醉藥能讓手術醒得更快,媽媽產后哺乳壓力小了很多。
- 院方普遍推崇“多學科協作”——手術時婦產、麻醉和新生兒科醫生全程守護,降低了母嬰并發癥幾率。
- 部分醫院設置了剖宮產“綠色通道”,有專屬麻醉團隊和監護設施,從手術到恢復全流程監控。
相關研究表明,只要嚴格把控麻醉劑量和使用流程,全麻剖宮產的母嬰安全性,已經和常規剖宮產非常接近。對于特定的母親和新生兒,全麻反而成為更優的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