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有約65萬人因流感相關并發癥去世。三分之一的重癥病例都發生在“看起來身體還不錯”的成年人身上。
流感為什么比普通感冒厲害?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流感病毒的傳播力太強。病毒通過飛沫(比如說話、打噴嚏、咳嗽),也可以附著在手、門把手等物體表面,再經手接觸口鼻傳染。他就像一個“不速之客”趁人不備溜進身體,在免疫系統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迅速擴散。
高危人群 | 為什么易感 |
---|---|
60歲以上 | 免疫功能退化,防御能力減弱 |
5歲以下兒童 | 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 |
慢性基礎病患者 | 本身健康狀況不佳 |
孕婦 | 懷孕期間免疫力下降 |
市面上的流感疫苗每年都在升級,因為病毒變化太快。主要有三價(包含三種流感病毒株)和四價(多一個B型毒株)之分。此外,鼻噴式(適合怕打針的兒童及健康青少年)和注射式(適合幾乎所有人)是常見接種方法。
流感季節通常從每年10月開始,持續到來年3月。疫苗打到身體里后,免疫系統需要兩周時間才能完全建立防御能力。因此,最好的接種時機是每年9月到11月初,別等身邊的人都感冒了才行動。
接種流程其實很簡單:去醫保定點的預防接種門診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出示身份證,填寫健康問診單,醫生檢查無禁忌癥后安排接種。整個過程一般10到20分鐘。
擔心打完疫苗會不舒服嗎?其實,大部分人(約95%以上)都反應輕微,有點像晨跑后的小疲勞。最常見的是接種部位輕微發紅、酸脹、局部的硬塊,一般不到兩三天就好了。有時還會有低熱、乏力,但很快就會恢復。
還有人問:“我這幾天感到異常疲倦,是正常的嗎?”以一位32歲女性為例,前三天手臂有點酸,第二天出現輕度低燒,第三天晚上已恢復。“當時挺擔心,回頭一查,其實這些癥狀屬于正常反應?!比绻霈F持續高熱、明顯過敏等不適,應及時就醫。
反應類型 | 出現時間 | 處理建議 |
---|---|---|
局部紅腫、疼痛 | 接種后24小時內 | 冰敷,避免抓撓 |
低熱、疲勞 | 1-2天內 | 多喝溫水,注意休息 |
過敏反應 | 極少數人 | 及時就醫 |
流感病毒每年都在變,就像小偷換新裝,疫苗研發者和病毒“賽跑”。最近幾年,mRNA疫苗技術興起,能更快適應病毒變化,更容易大規模生產??茖W家們還正在攻關“萬能流感疫苗”,希望能覆蓋更多毒株,甚至終身防護,不過離真正普及還有一段距離。
挑戰也不少:比如新的疫苗技術如何在安全性上獲得大家信任?未來怎么樣讓更多普通人便利地接種,是醫學界關注的大問題。研究數據顯示,疫苗接種率每提高10%,流感相關死亡風險就能顯著下降,這無疑讓流感季變得更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