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一種常被忽視的威脅,攜手共防肝炎危機
01 乙型肝炎,生活里的隱形小麻煩
你有沒有身邊的親友說過:“體檢說我有乙肝,平時倒是沒啥特別不舒服?”實際上,乙型肝炎(HBV)就像個安靜的“鄰居”,常年悄悄地潛伏在我們身邊。它既不是只有年紀大的人才會得,也不會只“盯”著特定職業的人。平日里,即使沒有任何明顯不適,它也可能默默改變著肝臟的健康狀態。
一項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有2.96億人攜帶乙肝病毒。中國乙肝的慢性感染人數超過7千萬。這不是小概率事件,不論年齡,每個人都有必要了解這個話題。正視乙肝,并掌握相關知識,比“怕得病”更重要。
02 早期不太容易察覺的輕微信號
- 不明原因的疲倦:有些人就像王阿姨(52歲),只是偶爾覺得比平時累一點,但休息一下又能緩過來,很難聯想到是肝臟的問題。
- 食欲下降:飯量悄悄減少,沒有以前那么愛吃東西,可大多數人都以為是壓力大導致的。
- 情緒波動:比如容易煩躁或心情低落,很容易被忽略,當成普通的生活瑣事。
03 明顯癥狀需要及時引起注意
- 持續黃疸
- 皮膚和眼白發黃,一直不退,說明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受影響。
- 胃脹腹痛
- 長期右上腹不適,尤其伴有隱隱的痛感。
- 尿色變深
- 小便像醬油一樣發黃發深,這是病情加重的信號。
35歲的林先生,最近連續出現皮膚發黃、腹部脹痛,還以為是吃壞了肚子。實際上,檢查發現是乙肝活動期,需要進一步治療。
這類癥狀不像小疲勞那么容易自愈,一旦出現,及時就醫更加重要。
癥狀 | 持續時間 | 常見表現 |
---|---|---|
黃疸 | 超過1周 | 眼白、皮膚發黃 |
腹痛/脹 | 不易緩解 | 右上腹不適 |
尿色深 | 明顯加重 | 類似深啤酒色 |
04 乙肝的主要傳播方式為什么需要重視?
很多人對乙肝的傳播早有耳聞,卻未必清楚它的實際通路。簡單來說,只有病毒通過血液或體液才能傳染他人。常見途徑有:
- 母嬰傳播:新生兒出生時,若媽媽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沒有按規范處理,寶寶極易被感染。
- 性接觸:伴侶之間如果有一方帶毒,未采取防護,也有被傳染的可能。
- 共用針具與血液接觸:例如濫用注射、無規范操作的穿刺、美甲等,或因意外傷口直接接觸到乙肝攜帶者的血液。
外出理發、打耳洞、美容,請選擇正規、消毒嚴格的場所,會大大降低風險。
05 一旦拖延,乙肝還會發展成啥?
乙型肝炎不止于“肝炎”這兩個字。
如果長期未干預——比如部分年輕人感染初期沒癥狀,30歲后逐漸發展,可能給身體帶來更大麻煩:
- 肝硬化:肝細胞反復受損,自身修復不過來,逐步變成“結疤”的狀態,最終肝功能下降。
- 肝癌:乙型肝炎增加了肝細胞出現異常增生的機會,長期慢性炎癥刺激下,惡變可能性顯著增加。
- 肝衰竭:極少部分人在急性發作期,肝功能驟降,生命受影響。
說到底,乙肝不是普通感冒,一旦發展到后期,影響的不僅是身體,家庭和個人生活都會受到沖擊。
06 生活中如何預防乙型肝炎?
盡早接種乙肝疫苗 | 疫苗是乙肝預防的“安全傘”,建議新生兒與高危人群(如家有乙肝帶毒者)盡早完成全程接種。 |
定期體檢監測 | 肝功能和HBsAg檢測,尤其有家族史或從事醫護行業的人更應重視。 |
飲食有規律 | 飲食建議多選新鮮蔬菜、水果、優質蛋白(如豆制品、魚、瘦肉、雞蛋),少用高鹽高油。 |
合理鍛煉身體 | 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
處理血液要小心 | 意外割傷、外傷流血時,用一次性手套和無菌紗布處理,避免直接接觸。 |
選擇正規醫療機構 | 手術、拔牙、體檢抽血等務必選擇正規醫院,采血和注射都使用一次性器具。 |
07 乙型肝炎的防治新進展與未來期望
不同于過去“談乙色變”,現代藥物已能有效抑制病毒活動,只要及時規范治療,大部分乙肝甚至可以長壽如常人。醫學界正在研發乙肝功能性治愈的新型藥物,未來希望通過免疫調節、基因干預等方式,實現更多患者徹底擺脫病毒。
- 國家已將乙肝疫苗納入新生兒計劃免疫,接種普及率大幅提升,新發病例逐年減少。
- 慢性乙肝的管理已經從“被動防守”變得主動科學——規范監測、應用靶向抗病毒藥物,為乙肝患者帶來更多健康希望。
乙肝并不可怕,怕的是忽視和偏見。多一點了解,早一點防控,是對家人和自己的最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