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傷寒:潛伏在飲水中的隱秘威脅
01 副傷寒是什么?
天氣一熱,喝冷飲、吃水果似乎成了大家消暑的第一選擇。可在同事小李那兒,一瓶自制果汁卻差點引發嚴重后果。其實,水和食物里有種讓人疏忽的細菌,名字叫“副傷寒桿菌”,它引發的副傷寒比聽上去要復雜不少。
副傷寒是一類腸道傳染病,罪魁禍首是副傷寒桿菌(屬于沙門氏菌家族),人們往往在喝了被污染的水或吃到受污染的食物后感染。副傷寒分為A、B、C三型,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雖然名字里帶“副”,但危害性絕不能小看。
副傷寒和傷寒的癥狀很像,但副傷寒傳播方式更隱蔽,更容易通過平常的水、果蔬傳遞,特別在夏季、雨季高發。
02 副傷寒有哪些表現?
很多感染副傷寒的人,早期其實不容易察覺到異常。比如,小李最初只覺得有點乏力、胃口不好,偶爾有點肚子脹。家里人以為他是消化不良,結果沒幾天,體溫突然升到38℃多,接著出現了腹痛、腹瀉等更明顯的問題。
發展階段 | 常見表現 | 生活實例 |
---|---|---|
初期 | 輕微乏力、偶爾頭痛、食欲稍降 | 25歲女白領,幾天覺得吃飯沒胃口,體溫略有升高 |
進展時 | 高熱(持續39℃以上)、較重腹瀉、持續腹痛 | 50歲男性突然發高燒同時拉肚子,去醫院時已虛弱明顯 |
03 副傷寒是怎么傳播的?
說到副傷寒的傳染途徑,最關鍵的環節其實是“消化道”。副傷寒桿菌一般存在于患者的排泄物中,如果環境衛生把控不到位,這些細菌很容易污染飲水、蔬菜或者食物。人們不經意間吃到或喝到這些受污染的東西,就有了感染風險。
- 飲用水管道破損:井水、自來水如果受糞便污染,反復煮沸不徹底時,細菌就能輕易隨水進入體內。
- 生食果蔬未徹底清洗:像西瓜、黃瓜這樣直接入口的蔬菜水果,如果用的是未凈化的水沖洗,細菌會附著在果皮表面。
- 不潔小吃攤:街邊熟食,攤主沒注意手部清潔也可能沾染細菌。
數據顯示,副傷寒在夏秋季更常見,尤其在供水消毒管理相對薄弱的地區發病率較高。而家庭出現一例患者后,如果衛生習慣不好,家庭成員之間二次感染的風險也不低。
04 如何確診副傷寒?
感覺腸胃不舒服,有點發燒,該不該懷疑副傷寒?實際診斷時,醫生會結合癥狀和實驗室檢測兩個方面來判斷病情。
- 血液培養:從病人手臂抽血,分離細菌。屬于確診金標準,不過培養需要幾天才能出結果。
- 便培養:采集近期糞便樣本,檢測有無副傷寒桿菌。適用于篩查傳染來源或密切接觸者。
- 血常規變化:經常能見到白細胞數下降或中性粒細胞比例變化,能輔助初步判斷,但不是特異性診斷依據。
05 副傷寒要怎么治療?
一旦確診副傷寒,規范、及時的用藥很關鍵。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后都會明顯好轉。如果延誤治療,細菌可進入血液,甚至損傷肝脾等重要臟器,導致較為嚴重的后果。
藥物 | 適用說明 | 療程建議 |
---|---|---|
氟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 | 首選,多數菌株敏感 | 療程7至14天,遵醫囑使用 |
第三代頭孢菌素 | 耐藥或兒童/孕婦替代藥 | 療程依醫生建議為準 |
除了精準用藥,有時如果病人伴有嚴重嘔吐、持續高熱,還需補液、調整電解質,甚至住院觀察。
06 如何預防副傷寒?
副傷寒并不遙遠,生活細節里就能做到有效防護。簡單來講,搞好飲食飲水衛生是第一要務。別小看這些日常習慣,它們才是抵御副傷寒的防線。
推薦做法 ?? | 益處說明 | 生活建議 |
---|---|---|
飲用燒開的水 | 可以殺滅副傷寒桿菌 | 盡量喝新鮮燒開的水,夏天也不要圖涼直接接生水 |
蔬果充分清洗 | 減少細菌殘留 | 現摘瓜果要在流動干凈的水下認真搓洗 |
飯前飯后洗手 | 預防口手傳播 | 上廁所、外出歸來也要養成洗手習慣 |
分餐分筷分碗 | 降低家庭內交叉感染 | 家中如有人身體不適,尤其要分開吃飯 |
小結&行動建議
從身邊小例子能看出,副傷寒雖然常見,但其實防護之道不難:把水煮沸、把蔬果多洗幾遍、關注身體信號不拖延。下次喝自制果汁、享用餐前水果的時候,不妨多用心一點,自己健康,家人也安心。有科學知識做后盾,日常生活也就多份從容。如果身邊有人反復出現高燒、腹瀉,不用緊張,及時求醫總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