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絕經期女性大出血急救: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01 | 圍絕經期的生理變化
咖啡廳里,兩個中年女性在低聲聊著最近的身體狀況。“怎么這兩個月月經總是提前,量還忽多忽少?”這樣的問題,其實不少女性在50歲前后都曾困擾過。圍絕經期(通常是45~55歲這幾年)身體會逐漸發生很多微小但真實的變化,尤其在月經方面表現明顯。
說起來,激素變化最常“惹事”。女性卵巢功能慢慢衰退,雌激素水平上下波動,體內像是開了“自來水龍頭”,時高時低,影響規律的月經周期。有的表現為周期變短,2-3周一次;有的則變得拖拉,1-2個月才來一次。偶爾還會出現月經量變少,或者顏色偏深的情況。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變化,往往是體內激素平衡悄悄失守的信號。
小提示:
月經突然提前或推遲一兩次,多數屬正常波動。但如果變化持續出現,建議開始記錄周期,便于后續就醫參考。
月經突然提前或推遲一兩次,多數屬正常波動。但如果變化持續出現,建議開始記錄周期,便于后續就醫參考。
02 | 圍絕經期大出血:怎么判斷有問題?
- 1. 經量明顯增多:短時間內需要頻繁更換衛生巾,1小時不到就“滿溢”,或者一天用10片以上;
- 2. 出血持續時間長:正常月經5-7天,超過7天還沒停,甚至出現斷斷續續拖很久;
- 3. 合并身體不適:同時感到頭暈、乏力,有時還會心悸、臉色變得蒼白;
病例舉例
王女士,48歲,近兩個月月經量突然增多,連續8天都未干凈,期間出現明顯頭暈。經就診發現為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及時處理后恢復良好。這個例子說明月經大出血不能拖,合并不適時要果斷看醫生。
王女士,48歲,近兩個月月經量突然增多,連續8天都未干凈,期間出現明顯頭暈。經就診發現為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及時處理后恢復良好。這個例子說明月經大出血不能拖,合并不適時要果斷看醫生。
Tips:
如果出現大出血,尤其是伴隨頭暈、四肢無力,不建議自己硬扛,最好及時去醫院做檢查。
如果出現大出血,尤其是伴隨頭暈、四肢無力,不建議自己硬扛,最好及時去醫院做檢查。
03 | 為什么會發生圍絕經期大出血?
常見原因 | 機制簡單說明 | 易感人群 |
---|---|---|
激素水平波動 | 雌激素失去平衡,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后剝落出血 | 所有處于圍絕經期年齡段女性 |
子宮肌瘤 | 異常組織增生,易引發大出血或周期紊亂 | 曾有肌瘤史/遺傳因素者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墻壁”變厚,剝落過程中血量增大 | 長期月經不規律者 |
慢性疾病 | 如凝血障礙,影響止血功能 | 有血液系統疾病的女性 |
另外,壓力大、生活不規律也容易影響到體內激素分泌。專家指出,對于正值圍絕經期的女性來說,激素波動是最常見的“隱形推手”,但子宮結構問題(如肌瘤、內膜息肉)也是不可忽視的常見基礎。研究數據顯示,50歲以下女性中約15%會出現短暫的激素相關性大出血;有肌瘤或子宮內膜相關疾病的女性中,這一比例更高。
要小心: 如果出血和往常完全不一樣,別先猜是“更年期正?,F象”,還是要排查下有沒有器質性病變可能。
04 | 哪些出血癥狀不能忽視?
- 連續多天每小時需要更換衛生巾,顏色鮮紅,伴有明顯血塊
- 伴隨嚴重小腹疼痛、發熱,或突然出冷汗
- 出血量大到出現意識模糊,甚至暈厥
- 出血間歇但反復發作,時輕時重,但每次都較平日多
真實案例
53歲的趙女士有一天突然大量出血,短時間內臉色蒼白,幾乎暈倒。經120送醫后診斷為子宮內膜病變緊急出血。她的經歷讓人意識到,嚴重出血絕非“小事”,及時急救十分重要。
53歲的趙女士有一天突然大量出血,短時間內臉色蒼白,幾乎暈倒。經120送醫后診斷為子宮內膜病變緊急出血。她的經歷讓人意識到,嚴重出血絕非“小事”,及時急救十分重要。
別掉以輕心: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不能等自然好轉,應立刻聯系急救或親友送醫,拖延治療可能引發更危險的失血性休克。
05 | 遇到大出血,怎么應急處理?
- 保持冷靜 ????? 不要驚慌,先觀察出血量和身體感受。
- 平臥休息 ??? 盡量平躺,雙腿抬高,有助于保證重要器官的供血。
- 記錄出血 ??? 用手機記錄更換衛生巾的次數,方便醫生了解嚴重程度。
- 避免劇烈活動或隨意使用止血藥,不要試圖自行使用藥物緩解,錯誤用藥可能帶來風險。
- 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如果短時間出血量大或出現頭暈心悸,最好撥打急救電話或馬上去醫院。
實用小技巧:
攜帶一條干凈的毛巾墊于會陰部,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適當補充一點溫開水,避免脫水。不要進食油膩、刺激性食物。
攜帶一條干凈的毛巾墊于會陰部,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適當補充一點溫開水,避免脫水。不要進食油膩、刺激性食物。
06 | 怎么預防與管理圍絕經期大出血?
說到主動預防,既要注重身體,也要關心心理。下面這些實用方法,可以幫你把大出血風險降到最小:
日常措施 | 具體作用 | 實用做法舉例 |
---|---|---|
優選新鮮深色蔬菜 | 補充維生素K,幫助血液系統正常工作 | 菠菜、油麥菜輪換吃,每天一盤 |
補充足夠蛋白質 | 有助修復組織和保持體力 | 早餐可加一小碗豆腐腦或者一只雞蛋 |
適量攝入富含鐵的食物 | 減少長期出血導致的缺鐵性貧血 | 每周吃2-3次瘦牛肉或動物肝臟 |
保持良好作息 | 有利于荷爾蒙分泌穩定 | 每天固定時間睡覺,避免熬夜紫外線刺激 |
注意情緒疏導 | 緩解壓力,降低激素波動 | 散步、聊天、聽舒緩音樂 |
按期婦科檢查 | 早發現異常信號 | 建議每年做一次盆腔超聲和子宮內膜厚度檢測 |
行動建議:
偶然小量出血通常不必立即擔心,但周期紊亂超3個月或出現大出血,最好找專業婦科醫生,避免漏診。
偶然小量出血通常不必立即擔心,但周期紊亂超3個月或出現大出血,最好找專業婦科醫生,避免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