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別忽視!這些癥狀一出現趕緊就醫
01 肺部感染到底是什么? ??
有時候,正常的呼吸突然變得有些沉重,讓人感到胸口壓著一塊石頭。其實,肺部感染就是各種“外來客”——細菌、病毒、真菌等闖進肺里,引發的炎癥反應。通俗點說,它像是家中的空氣凈化器被堵住了,灰塵(病原體)越積越多,家就難以正常通風了。
肺部感染一般分為三大類:細菌性(比如肺炎鏈球菌,常見于孩子和老人)、病毒性(如流感、冠狀病毒,冬天高發),以及真菌性(曲霉菌,主要威脅免疫較弱的人)。此外,還有一些少見的寄生蟲感染,通常在特定地區更常見。不同類型感染的癥狀有時很像,但病因和治療方法不盡相同,這也是醫生為何總要反復確認你感染了何種“外來客”。
02 咳嗽發熱別大意!6個癥狀出現需警惕 ??
警示癥狀 | 具體表現 | 與普通感冒的區別 |
---|---|---|
鐵銹色痰 | 咳出的痰呈暗紅或鐵銹色,往往有點黏稠 | 一般感冒極少見痰變色 |
持續高熱 | 體溫超38.5°C且三天不退 | 普通感冒發熱少有這樣頑固 |
呼吸急促困難 | 每分鐘呼吸30次以上,有些人還會胸悶 | 感冒偶有氣短但不會這樣明顯 |
氧飽和度低 | 指氧儀測值低于93% | 感冒極少影響血氧 |
痰中帶血 | 痰帶出現絲狀、點狀的紅色 | 普通感冒基本不會 |
胸痛或側胸隱痛 | 尤其是深呼吸或咳嗽時加重 | 感冒一般只有咽痛,不會胸部疼 |
真實案例:
有位67歲的王阿姨,最初只是小咳嗽,后來三天高燒不退,還覺得氣越來越喘。去醫院一查,發現已經是重癥肺部感染。她的經歷提示:癥狀明顯加重時,一定別再拖,盡快就醫才安全。
03 為什么你會得肺部感染?
- ??? 空氣傳播 — 呼吸道是開放“通道”,當周圍環境中有人咳嗽、打噴嚏,病原很容易隨空氣侵入肺部。"公共場所、高發季"尤其需要小心。
- ?? 血行感染 — 體內有其他地方感染,比如皮膚或尿路時,細菌可隨血液流到肺部,導致二次感染。這在免疫力低下或慢病患者中多見。
- ?? 誤吸 — 吃東西嗆咳,或長期臥床者容易食物、唾液等誤入呼吸道,引發感染。老人、小孩、卒中病人風險更高。
?? 影響因素:
- 年齡(65歲以上、5歲以下風險高)
- 慢性疾?。?span id="llrlh3z" class="highlight">糖尿病、COPD等)
- 免疫力低下(如腫瘤、長期口服激素)
- 吸煙、空氣污染暴露
研究指出,65歲以上老人與慢病患者肺部感染住院風險可提升2-3倍。
04 確診要做哪些檢查???
- 血常規:抽血看白細胞是否增多,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感染反應。
- 胸部CT或X光:能快速查看肺部有無炎癥“陰影”,分辨感染的范圍。
- 痰液檢查:取咳出的痰化驗,明確具體是哪種病原惹的禍。
- 病原學檢測:部分情況需進一步做病毒、真菌等專項檢測。
有位38歲的男性白領,近期持續高熱且咳嗽,醫生建議拍胸部CT。通過圖像,很快發現肺部有大片實變區,配合血常規和痰培養,確診為細菌性肺部感染。檢查讓治療更有針對性,也消除了他一度對“查不出病因”的擔憂。
05 科學治療記住這3點??
- 1. 抗生素對癥選用
不是所有感冒都用抗生素,只有醫生確定為細菌感染時才用。藥物要足療程、規范用,別擅自停藥或者自行加量。 - 2. 支持和聯合治療
包括解熱、氧氣吸入、止咳化痰等。如果嚴重到呼吸不暢,醫生會考慮加用呼吸機或加強氧療,目的是幫身體“減負”。 - 3. 規律隨訪,嚴格療程
感覺好轉后別自作主張停藥??股丿煶虥]結束,殘留的病原體反而增長勢頭更猛。如果覺得藥物不適,要立刻和醫生溝通。
重癥情況需住院或進ICU,不同病原治療方式差別大,不要個人隨意“試藥”。
06 康復期做好這些事,幫助身體恢復 ??
- 均衡營養:多吃牛奶、雞蛋、魚、蔬菜等富含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有助于修復和維持免疫系統。
- 適度鍛煉呼吸:可以試著每天做深呼吸或吹氣球的“小練習”,幫助肺恢復彈性(特別是出院后的修復期)。
- 充足睡眠:良好作息讓身體有更多時間“自我修復”。
- 居室通風,清潔衛生:經常開窗,讓新鮮空氣流通。
?? 出現這些情況,須立即就醫!
- 高熱持續3天以上
- 痰液中出現血絲或鐵銹色
- 呼吸急促,每分鐘大于30次
- 指氧飽和度低于93%
- 突然出現明顯胸痛/意識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