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68歲的男性患者,春季因感冒未及時控制,很快發展為肺部感染,這個例子說明慢性基礎疾病增加風險。
煙草中的有害物質“熏壞”了呼吸道的自我清潔系統,讓細菌殘留、繁殖變容易。
長期在塵土、化學制品、醫院等環境中工作的人,如果不注意防護,感染幾率也會更高。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住院檢查總覺得有些緊張。其實,肺部感染的常規檢查流程已經非常成熟,以下表格梳理了主要項目和作用:
檢查名稱 | 作用 | 簡要過程 |
---|---|---|
血常規 | 識別體內炎癥情況,判斷感染是細菌還是病毒 | 抽靜脈血,約5分鐘完成 |
胸片/胸部CT | 尋找肺部炎癥或積液 | 快速拍片,整個過程約15分鐘 |
痰培養+藥敏 | 確定感染元兇和有效藥物 | 收集晨起咳痰,送實驗室分析 |
如果感染比較重,醫生有時還會建議做胸腔穿刺或支氣管鏡等進一步操作,但初診時通常不需要過度緊張。
針對肺部感染,遵醫囑治療非常重要。治療方式要對癥下藥:
多數醫生會建議完整用藥7-14天,不要看癥狀好轉就私自停藥,否則容易反復甚至產生耐藥。個別藥物可能出現胃腸不適、皮疹等副作用,有異常及時反饋給醫生進行調整。
有些朋友以為“藥吃完了就萬事大吉”。其實,康復期的自我護理同樣關鍵,可以幫助減少復發、促進徹底痊愈。
護理要點 | 具體做法 |
---|---|
體位排痰 | 每天規律翻身,深呼吸,輕拍背部,有助于把積痰排出 |
營養補充 | 多樣化飲食、多吃新鮮蔬果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提高免疫力 |
補充水分 | 每天飲水1500-2000ml,有利于痰液稀釋和排出 |
定期復診監測 | 癥狀改善后復診,關注肺部恢復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