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還是新冠?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冬春交替的早晨,公交車上一半人在打噴嚏,有人關心是不是普通感冒,也有人擔心是不是又遇上新冠。聽同事說,最近孩子咳嗽沒完沒了,他也不知道該不該帶去醫院?,F在,分不清感冒和新冠,是不少家庭的小困擾。其實,掌握一些簡單的方法,很多時候能幫我們少些焦慮,多份從容。
01 怎么分清是感冒還是新冠?????♂?
說起來,感冒和新冠初期癥狀確實容易混淆。不過,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不少不同點。
- 起病速度:感冒通常來得慢,像小火慢燉,一天比一天重,而新冠可能一天之內就突然高燒、全身不適。
- 發熱表現:普通感冒很少高燒,一般在37-38℃左右;新冠發熱常在38℃甚至40℃,發燒更明顯。
- 癥狀分布:感冒以流鼻水、咽喉癢為主,鼻塞較突出;新冠易出現咳嗽、咽痛、乏力,部分人有頭痛、失去嗅覺味覺。
- 病程差異:感冒多在3-5天緩解,7天左右痊愈。新冠則可能持續一周以上,嚴重者癥狀還會加重。
小提醒:一項調查顯示,約60%的新冠患者在早期表現與感冒極為相似。初期不好區分時,接觸史和是否突然加重可供參考。
癥狀對比速查表:
癥狀 | 普通感冒 | 新冠 |
---|---|---|
發熱 | 輕微或無 | 明顯且持續 |
流涕 | 常見 | 偶見 |
咳嗽 | 偶見、較輕 | 常見,可干咳 |
氣促/呼吸困難 | 很少出現 | 需警惕,出現即重癥信號 |
02 這些癥狀一旦有,別拖,趕緊就醫!??
- 持續高熱(>39℃,超過三天不退):如果你發現體溫一直很高、吃退燒藥也沒明顯緩解,可能有并發癥風險。
- 呼吸頻率快、氣促、胸悶:比如爬樓梯比平時更喘,甚至說話都困難,這常提示呼吸功能受損,血氧可能已經下降。
??? 數據顯示,出現氣促時,部分病例血氧飽和度已低于93%。 - 精神異常:比如突然變得嗜睡、意識模糊,反應遲鈍,有可能病情加重影響腦部。
- 青少年或老年人伴食欲下降、脫水表現:如皮膚干燥、尿量顯著減少,這些信號不能大意。
- 新發皮疹、胸痛、嚴重咽喉痛:不是常見癥狀,出現要留心。
小故事:有位68歲的男性患者,高燒不退,還說話打磕巴,家屬趕緊帶他去醫院,果然血氧掉到了91%。醫生說,如果再拖,可能就要發展成重癥。這說明,及時就醫非常關鍵。
一看就該去醫院的表現 ??
- 發熱時間長,藥物無效
- 呼吸明顯變快或吃力
- 出現意識模糊、極度乏力
- 青少年、老人出現嚴重嘔吐、脫水
- 癥狀短時間內急劇加重
03 為什么呼吸道病毒會讓身體出狀況???
其實,無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大部分癥狀都和病毒的“入侵行動”有關。
- 入口:大多數病毒通過飛沫、接觸傳播,一旦進到鼻咽部(比喻:像小偷闖進工廠),開始和身體免疫系統“較勁”。
- 復制擴散:病毒在細胞內大量復制,越積越多,身體為此分泌大量炎癥因子,導致發熱、咳嗽。
- 反應強度:體質不同,免疫系統的“動靜”大小不一樣,有的人反應不大,癥狀輕微;有的人則反應猛烈。
- 新冠病毒:除了攻擊上呼吸道,還能影響肺、心臟、甚至神經系統,所以有的人會出現嗓子疼以外的癥狀,如胸悶、肺部不適。
- 病毒與年齡關系:免疫力偏弱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可能更容易被病毒攻擊,病程重、恢復慢。
小數據:醫學研究發現,年紀越大,或本身有慢性基礎病,被病毒影響后發展為重癥的風險越高。
04 到醫院都查點啥???
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癥狀,醫生會根據情況建議做幾類檢查——
檢查類型 | 作用 | 注意事項 |
---|---|---|
抗原檢測 | 10-15分鐘出結果,初篩是否感染新冠 | 自測亦可,陽性需進一步核酸確認 |
核酸檢測 | 診斷新冠的金標準 | 采樣后盡量避免吃喝,確保準確率 |
血常規/CRP | 輔助判斷是否有細菌感染 | 快速采血,結果當天可知 |
胸部CT/X光 | 評估肺部有無異常(如肺炎) | 僅重癥/高危時需要,避免過度檢查 |
血氧飽和度 | 判斷呼吸是否順暢 | 家用指夾式血氧儀即可自測 |
常見問題:
- 自測抗原陰性還用做核酸嗎?有新冠典型癥狀時,建議做核酸,準確率更高。
- 血氧飽和度多少算安全?連續測量血氧>95%比較放心,低于93%須及時就醫。
05 診斷確定后,治療要點都在這 ??
- 普通感冒:大多無需特殊用藥,主要靠休息、補水。高熱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燒藥,輕微咳嗽多喝水,必要時用一點止咳糖漿。
- 新冠感染:輕癥:退燒、止咳、足夠水分和營養,居家觀察為主。
中、重癥或高危人群(如65歲以上,慢性基礎病患者):發病5天內可考慮抗病毒藥物(如奈瑪特韋/利托那韋,俗稱Paxlovid)或阿茲夫定等,需嚴格遵醫囑。
?? 研究表明,早期用抗病毒藥物效果最佳;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要用。 - 抗生素不亂用:抗生素對病毒無效,只有明確有細菌感染時才需要。千萬別自己隨意吃。
- 慢性病患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人,感冒或新冠時更須按時服藥,及時和醫生溝通。
案例:一位30歲的女性患者,新冠后疑自行服用多種抗生素,結果導致腸道菌群紊亂,反而腹瀉、精神更差。這個例子說明,遵醫囑用藥很重要,避免濫用抗生素,可減少額外負擔。
06 身體恢復期的小科學 ??
不論是感冒還是新冠,多數人的康復時間都在1-2周。此時,科學護理格外重要——
- 營養足:適當補充蛋白質(如雞蛋、牛奶)、蔬菜水果,幫助免疫系統修復身體。
- 多喝水:每天1500-2000ml,能降低發熱帶來的脫水風險。
- 適度活動:不是臥床不起,有力氣時可做些輕運動,如慢走,有助于身體機能恢復。
- 保持好睡眠:足夠睡眠讓免疫力更快回暖。
- 家中開窗通風:早晚各通風20分鐘,減少病毒積聚。
- 家庭隔離:確診新冠時,獨立房間/餐具,和家人盡量拉開距離,嚴格佩戴口罩。
- 定期自測血氧:尤其是老人,有條件的話每天測一次血氧飽和度,便于及時發現異常。
飲食推薦??:
- 雞蛋、瘦肉、豆腐等,蛋白質高,修復力強
- 橙子、獼猴桃含豐富維生素C,增強抵抗力
- 糙米粥、山藥,增加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哪些情況需要轉診?
- 2周后體溫仍不下降
- 持續劇烈咳嗽或氣短
- 康復期突然出現意識障礙、心慌、氣促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呼吸道感染。分得清感冒和新冠了嗎?其實大多數癥狀可以靠觀察和簡單檢查判斷,無需恐慌。出現持續高熱、氣促等強烈信號,盡早就醫很重要。平日做好營養、休息和監測,再不舒服時別硬抗。關鍵的時候,家人的陪伴和一點點警覺,就是對健康最好的守護。
?? 更多實用健康知識,分享給需要的家人,一起安心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