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超標別大意!3分鐘看懂高血壓防治要點
01 血壓高到底是怎么回事?
早點測測血壓,可能讓你少跑幾次醫院。其實,血壓就是心臟把血液泵進血管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平常體檢常提到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前者是心臟收縮時產生的壓力,后者是心臟舒張時的最低值。
簡單來說,收縮壓反映大血管壓力,舒張壓與小血管彈性有關。從醫學角度,成人的理想血壓應低于120/80mmHg,只要反復測量達到140/90mmHg或以上,就可以確診為高血壓。
血壓分級 | 收縮壓(mmHg) | 舒張壓(mmHg) |
---|---|---|
正常 | <120 | <80 |
正常高值 | 120-139 | 80-89 |
高血壓 | ≥140 | ≥90 |
高血壓表面上好像沒啥存在感,實際上每多高一點,對心臟和血管的牽拉就多一點,危險也在悄悄積累。
02 身體發出這些信號要當心
- 晨起時頭暈、頭脹,尤其是在下床剛站立的一瞬間更明顯。
- 后腦勺(醫學叫“頸枕部”)有隱約的鈍痛,不是刺痛,是那種“悶悶的”。
- 有的人會出現視物模糊,感覺看東西像隔了層霧氣。
- 持續胸悶、氣短,尤其是活動后更容易心慌。
不過,也有33%左右的人幾乎沒有任何不適。比如,前些天遇到一個52歲的男士,他體檢前還覺得自己身體硬朗,血壓測出來卻已經150/92mmHg。這說明高血壓“悄無聲息”時,危險已經潛伏。
03 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壓?
風險因素 | 說明/生活實例 |
---|---|
遺傳因素 | 父母、兄弟姐妹中有高血壓,自己也更容易出現問題。 |
高鹽飲食 | 比如炒菜不用控鹽勺,咸菜當主菜,血壓升得更快。 |
肥胖與腹型肥胖 | 腰圍“游泳圈”增粗,讓血壓升高風險翻倍。 |
精神壓力大 | 長期加班熬夜、煩躁焦慮,使血管長期收縮。 |
缺乏運動 | 久坐不動,血管彈性下降,調節能力變差。 |
高齡增加 | 血管如同老舊的水管,彈性變硬,壓力自然變大。 |
除此之外,部分人因為腎動脈狹窄、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特殊疾病,也會引發高血壓,醫學上叫“繼發性高血壓”。簡單來說,這一類人往往血壓控制得很難,需要進一步專科診治。
04 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高血壓不等于隨便測一次就算確診,規范流程必不可少。最基本的是在安靜狀態下,用合適的血壓計測量,間隔幾分鐘再查一次,兩次平均。如果發現高血壓,還建議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看日夜變化是否明顯。
- 血常規:了解有無貧血和基礎感染。
- 腎功能:篩查高血壓是否影響腎臟。
- 心電圖:排查早期心臟損害。
- 尿常規:幫助發現微量蛋白尿等異常。
- 其它:有的患者還會做心臟超聲等專項檢查。
05 降壓治療有哪些選擇?
高血壓治療,離不開藥物。常見的5類降壓藥,每類作用原理不一樣,會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有的單藥難以達標,醫生會推薦2種藥聯合用。近年來,腎動脈消融等新興療法也開始應用,適用于對藥物效果差的“頑固性高血壓”患者。
藥物類型 | 常見作用機理 | 主要特點 |
---|---|---|
CCB(鈣通道阻滯劑) | 舒張血管,讓壓力下降 | 適合各年齡段,副作用少 |
ACEI/ARB | 調節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保護腎臟 | 糖尿病患者常首選 |
利尿劑 | 促進排鹽和排水,減輕體內負荷 | 老年和合并心衰患者常用 |
β受體阻滯劑 | 降低心率,減輕心臟負擔 | 心律快、心絞痛患者適用 |
腎素抑制劑等 | 針對特殊機制、難治型高血壓 | 需要專科醫生評估 |
比如,一位68歲的女性患者合并糖尿病和心臟問題,醫生在CCB的基礎上加用了ACEI和小量利尿劑,2個月后血壓穩定在目標范圍。這表明聯合用藥可以提高效果。
06 日常管理記住這5點
- 使用控鹽勺,每次烹調時控制用鹽量,逐漸習慣清淡口味,可以減少每天攝入的鈉。
- 每周安排至少150分鐘有氧運動,比如快走、騎車、游泳。運動時量力而行,不必過于激烈。
- 家庭血壓計定時測量,記錄上下午的血壓變化,設立一個小表格,便于隨訪和調整治療方案。
- 選擇非腌制和新鮮食材,例如白灼蔬菜、蒸魚排骨。這些食物本身含鹽低,同時富含纖維和蛋白,有助于血管健康。
- 保持心態平穩,適當聽音樂、與朋友交流,減輕心理壓力,血壓也容易降下來。
健康食物 | 主要好處 | 推薦吃法 |
---|---|---|
燕麥、糙米 | 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促進血脂代謝 | 早餐用燕麥粥、雜糧飯 |
西蘭花 | 含天然抗氧化物,幫助調節血管 | 清炒或水煮最簡便 |
海魚類 | 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血管彈性 | 燉湯、清蒸,少用重口味蘸料 |
香蕉等高鉀水果 | 補鉀有益于血壓調節 | 每天加餐1~2根 |
有位55歲的朋友,按照醫囑記血壓,并堅持早晚快走,半年后血壓從150/95mmHg降到了132/85mmHg,生活狀態也輕松了不少。這個例子說明,日常管理見效雖慢,但穩扎穩打最靠譜。
最后說兩句
高血壓本身不可怕,忽略它才危險。血壓升高往往沒有太多明顯信號,但長期拉高的每一毫米汞柱,都會悄悄損傷身體。看到身邊有人血壓高或家里老人習慣吃咸菜,不妨多關注幾句,幫他們測測血壓,及時給出科學建議。主動記血壓、調整飲食、規律用藥,搭建起健康屏障,這才是與高血壓相處的穩妥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