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痛到吞刀片?八成是急性扁桃體炎在作怪
01 扁桃體發炎到底是什么?
有的人最近一說話、吃飯,喉嚨就疼得像被什么東西劃過。其實,咽部的扁桃體有點像“守門員”,天生就負責防御外來細菌、病毒。正常時默默無聞,遇上病毒或細菌大軍“進攻”,就可能變得又大又紅,甚至腫脹、化膿。
急性扁桃體炎發作時,喉嚨表面能看到白色的分泌物(膿點),有時候伴隨口臭。整體來看,初期可能只有輕微咽干或者偶爾不舒服,但一旦加劇,吞咽、說話甚至張口都會疼得厲害。
- 扁桃體其實屬于淋巴系統的一部分,是人體第一道“免疫防線”。
- 有不少人小時候反復發炎,長大后才逐漸停止。
02 這些癥狀出現快去醫院
平時偶爾喉嚨輕微不適可能沒太大關系。但如果出現下面這些警告信號,就別再自己扛了:
- 吞咽劇痛:感覺咽口水像刀割,甚至影響進食。
- 高燒:體溫超過39℃,而且吃退燒藥效果有限。
- 頜下淋巴結腫大:脖子兩側摸起來有腫塊,壓著還痛。
- 化膿分泌物:喉嚨可見白色膿點,或者伴有口腔異味。
有位16歲的女生,一天之內從只是嗓子有點疼迅速發展到不能吃飯、高燒、脖子腫大。趕緊到醫院,醫生一查是急性扁桃體炎,及時用藥很快緩解。
這類劇烈、持續的癥狀一定要重視——通常48小時內就醫,可以大幅降低嚴重并發癥風險。
癥狀 | 家中觀察 | 建議就醫 |
---|---|---|
低燒(<38.5℃) | ?? | |
吞咽輕度不適 | ?? | |
體溫≥39℃且不降 | ?? | |
持續性咽痛/膿點 | ?? | |
頸部腫塊觸痛 | ?? |
03 為什么突然就發炎了?
說起來,急性扁桃體炎其實就像門外突然闖進了一群“不速之客”。最常見的是溶血性鏈球菌(一種細菌),其次有腺病毒等。有些流感、感冒高發季節,小孩子和青少年容易被這些病原體盯上。
- 免疫力下降:比如熬夜、壓力大后短暫“防線松懈”,細菌更容易趁虛而入。
- 環境因素:長期處于人多密閉空間,空氣不流通,也是發炎高發的隱性誘因。
- 特殊人群容易感染:青春期、學齡兒童,或者鼻炎、腺樣體肥大者,扁桃體負擔更重,容易反復發炎。
有研究顯示:每年秋冬季,少年兒童急性扁桃體炎發病率明顯上升。部分患者甚至會因為免疫力暫時降低,一周內反復發作兩三次。
- 急性扁桃體炎大約80%由細菌引起,以溶血性鏈球菌最常見。
- 反復熬夜和疲勞,是青少年發作的常見誘因之一。
04 醫生怎么確診?要做哪些檢查?
對大多數人來說,一旦出現劇烈咽痛或高熱,都會去醫院尋求專業判斷。但醫生的診斷不是單憑癥狀下結論,通常會走一套“三步法”:
- 咽部視診:直接觀察扁桃體,有無腫大、紅腫、白色分泌物。
- 血常規檢查:觀察白細胞是否升高,輔助判斷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
- 咽拭子快速檢測:特別針對鏈球菌,明確是否需要用抗生素。
- 只有明確是細菌感染,醫生才會開抗生素,避免濫用。
- 部分醫院可以在30分鐘內給出咽拭子檢測結果。
05 科學治療記住這3步
急性扁桃體炎的治療目標很清晰:控制感染、緩解疼痛、預防并發癥。具體方法如下表:
治療環節 | 核心措施 | 一般時機 |
---|---|---|
抗生素 | 青霉素類為首選(如阿莫西林),對鏈球菌有效。 有青霉素過敏時換用紅霉素。 | 確診為細菌感染后立即開始 |
退熱止痛 | 口服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38.5℃以上推薦使用,有助于改善生活質量。 | 體溫高、疼痛影響進食時 |
局部處理 | 輕柔漱口(水溫適中),個別化膿部位可局部消毒(如含藥漱口液) | 伴有膿點時,同時做好日常清潔 |
藥物必須足量完成療程,癥狀緩解后也不要提前停藥。用藥期間若出現皮疹、呼吸異常等特殊反應,需要及時聯系醫生調整方案。
- 切忌自行買抗生素,劑量和療程要遵醫囑。
- 退熱藥服用后2小時內如無效,應聯系醫生復查。
06 康復期做好這幾點好得快
扁桃體炎癥緩解后,正確護理能加快恢復,減少復發。飲食、作息、口腔清潔這三個方面尤其要注意:
- 溫涼流質(如稀飯、雞蛋羹、溫牛奶)可降低喉部刺激
- 多喝水有助稀釋分泌物,促進代謝
- 急性期臥床1-3天,精神恢復后逐漸活動
- 睡眠充足,幫身體修復受傷組織
- 早晚用溫水輕輕漱口,避免劇烈刺激
- 刷牙時選擇柔軟牙刷,減少局部損傷
- 癥狀消失后,務必堅持完成醫生開具的整個療程,不自行停藥。
- 康復初期避免用嗓過度,減少劇烈咳嗽等刺激。
07 專家科普總結
急性扁桃體炎就像小家庭里突然來訪的麻煩客人,雖然不會長期纏身,但短時間內帶來的不適不能小看。只要識別高風險信號,及早就醫診斷,正規治療配合細致護理,絕大多數人都能快速好轉,也不用因擔心反復發作而焦慮。遇到反復、高燒或伴有頸部腫痛,別硬抗,求助專業醫生,是最直接的解決辦法。
希望這份指南,能幫你和家人舒心應對“小麻煩”,健康地度過每一個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