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穿孔手術:麻醉管理如何救命?
01 什么是上消化道穿孔?為什么麻醉這么關鍵?
如果突然肚子痛得厲害,像刀割一樣,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胃出了問題。但有時候,這其實是上消化道穿孔——胃或十二指腸等地方破了個洞,消化液和氣體跑到腹腔,這種情況就像管道突然崩裂,家里的水漫了出來,需要立刻修補。當病情發展到這一步,時間每拖延一分鐘,風險就會增加許多。手術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在緊急手術里,麻醉醫生的作用非常關鍵。除了要讓患者“睡著”、不感到疼痛,更重要的是幫助患者維持平穩的呼吸和血壓,為手術創造安全條件。很多情況下,在外科醫生還沒下刀之前,麻醉醫生已經先面對到了生命的危急關頭。
小知識
一些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會很快出現循環衰竭或昏迷,麻醉醫生需要馬上介入,爭分奪秒做出反應。
一些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會很快出現循環衰竭或昏迷,麻醉醫生需要馬上介入,爭分奪秒做出反應。
02 哪些癥狀出現要立即就醫?
上消化道穿孔的信號通常很突然。下面這些情況,請千萬別拖:
癥狀 | 描述 | 示例 |
---|---|---|
持續性上腹劇痛 | 突發、如刀割,劇烈無法緩解 | 40歲男性晚飯后突然腹部痛到滿頭大汗,無法直立 |
板狀腹(腹部像木板一樣硬) | 腹部僵硬,觸摸即劇痛 | 35歲女性突然腹脹難忍,腹部一碰就縮緊 |
休克表現 | 臉色蒼白、出汗、脈搏快、血壓下降 | 50歲男性痛到坐立不安,手腳發冷,語無倫次 |
緊急提醒 ??
出現上述情況,不要硬撐。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大多需要在6小時內完成手術。
統計顯示,手術延誤超過24小時,死亡率高達50%。
出現上述情況,不要硬撐。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大多需要在6小時內完成手術。
統計顯示,手術延誤超過24小時,死亡率高達50%。
- 突發“刀割樣”劇痛,立刻平臥、禁食,切勿大量飲水或服藥。
- 嘔吐、發冷等癥狀加重,更要馬上叫救護車。
03 麻醉前要做哪些緊急準備?
突發穿孔患者入院后,麻醉醫生會和外科、急診等團隊一起立即“搶時間”。這時候,搶救順序非常講究——
- 快速補液:因穿孔導致腹腔大量滲出,患者容易脫水血壓低,第一步就是靜脈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幫身體迅速恢復循環穩定。
- 胃腸減壓:將胃管插入消化道,把胃里的內容物抽吸出來,減少胃內壓力和避免再誤吸,降低手術麻醉中的窒息風險。
- 抗生素用藥:快速給予抗生素,是防止腹腔感染擴散的關鍵措施,為手術贏得時間。
團隊合作啟示
很多時候,搶救工作并不是只靠一位醫生。麻醉醫生往往在患者還清醒、痛苦時介入,分秒必爭地評估、調整方案,一場多學科的戰斗就此打響。
很多時候,搶救工作并不是只靠一位醫生。麻醉醫生往往在患者還清醒、痛苦時介入,分秒必爭地評估、調整方案,一場多學科的戰斗就此打響。
04 手術中麻醉醫生如何行動?
不少人理解手術,關注點都在主刀醫生,其實麻醉醫生更像“守門人”。手術全程,他們要密集操作和實時監控,下面幾招缺一不可——
- 精準用藥:依據患者體重、年紀和病情“量身定制”麻醉藥和肌肉松弛劑,保證手術時既安全無痛,又能隨時喚醒。
- 循環維護:隨時調整液體、電解質和血壓藥物,避免大出血、血壓波動等緊急狀況發生。
- 誤吸預防:穿孔患者胃內容物容易嗆入氣管,麻醉醫生會采用特殊插管方法避免危險。
實時監測??
麻醉醫生在手術期間不僅看著儀器數據,有時還要通過摸脈搏、聽呼吸、觀察面色等,盡可能發現最早的異常。
一位68歲的患者,手術前突然血壓掉到危險值,麻醉醫生三分鐘內用藥“穩住”,手術最終順利完成——這種細節經常決定生死。
麻醉醫生在手術期間不僅看著儀器數據,有時還要通過摸脈搏、聽呼吸、觀察面色等,盡可能發現最早的異常。
一位68歲的患者,手術前突然血壓掉到危險值,麻醉醫生三分鐘內用藥“穩住”,手術最終順利完成——這種細節經常決定生死。
05 術后恢復要注意哪些麻醉相關問題?
- 呼吸支持:穿孔手術后短時間內呼吸功能易波動。部分患者因“胃脹氣”變得呼吸急促、甚至需短暫上呼吸機。麻醉醫生會看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氧氣水平)來調整措施。
- 鎮痛管理:手術影響大,很多人一醒來就喊痛。此時可選“靜脈鎮痛泵”或“硬膜外鎮痛”,實際用法根據醫生評估,不建議自己隨意加藥。
- 并發癥觀察:術后最常見的風險是感染、肺炎或腸胃功能紊亂。監測指標除了體溫、心跳,還要注意傷口滲液和肚子脹否變化。
監護要點??
- 拔管前后,麻醉醫生都會親自查看患者狀態。
- 劇烈疼痛、呼吸變困難、出汗等異常,應該隨時告知護士和醫生。
06 哪些人更容易發生穿孔?
上消化道穿孔不是完全偶然,多半和以下幾大方面有關:
- 消化性潰瘍:長期胃痛、常吃止痛藥或長期幽門螺桿菌(胃部細菌)感染,容易發展成胃壁、十二指腸破潰而穿孔。
- 外傷:車禍、暴力撞擊等暴力事件,導致胃腸道直接裂開。如一位23歲的男性在車禍后腹痛,隨后送醫發現胃已穿孔。
- 醫源性損傷:做胃鏡、取異物等操作不慎,也有可能刺破胃腸道壁,形成穿孔。
數據顯示:
在急診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約有70%與消化性潰瘍病史有關。另有數據顯示,60歲以上高齡人群風險進一步升高,不過任何年齡段都不可掉以輕心。
在急診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約有70%與消化性潰瘍病史有關。另有數據顯示,60歲以上高齡人群風險進一步升高,不過任何年齡段都不可掉以輕心。
實用行動提醒
- 突發上腹部刀割樣劇痛+嘔吐,立即平臥、禁食,迅速就醫。
- 發現劇烈腹痛、腹部僵硬或出現休克癥狀,寧可虛驚也別硬扛。
- 麻醉醫生通常在患者神志不清或昏迷時完成“最后一關”救治,難以預料但能救命。
?? 調查顯示,手術延誤24小時以上,死亡率翻倍;及時送醫搶救,是自救和互救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