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手術前,麻醉醫生會問哪些關鍵問題?
走進手術室之前,總會碰到麻醉醫生一對一詳細詢問。很多人好奇:“問得這么多,是怕出意外嗎?”其實,這是為了最大程度保障安全,把可能的麻煩提前預防出來。主要會涉及這些問題:
問題內容 | 舉例說明 | 影響與舉措 |
藥物過敏史 | 比如:有無對青霉素、麻醉藥等過敏 | 調整麻藥和術中用藥,防止過敏反應 |
慢性基礎病 | 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等 | 提前控制,術中加強監測 |
近期用藥情況 | 如:抗血小板藥等 | 影響麻醉藥品選擇和劑量 |
吸煙或飲酒史 | 有位42歲的女士隱瞞了20年煙齡,術后覺醒慢,多痰不適 | 提前溝通可讓術后反應更輕 |
家族麻醉意外史 | 親屬是否曾在麻醉結束后出現異常 | 可預警少見麻醉并發癥 |
?? 提醒:吸煙會讓氣道更敏感、影響恢復。即使覺得尷尬,也請如實告知,麻醉醫生關心的是安全,而非評價個人習慣。
03 全麻還是半麻?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說起手術麻醉,不少人下意識擔心:“全麻傷腦子,能不能選半麻?”實際上,麻醉方式的選擇,并非誰說了算,而要針對疾病和個人身體情況具體分析。
全身麻醉 - ?? 適合絕大多數腹腔鏡手術
- 患者進入無意識狀態,全身感覺消失
- 需要氣管插管,由呼吸機幫忙“呼吸”
- 對囊腫位置深、手術范圍大的情況更靠譜
半身麻醉(椎管內麻醉) - ???♀? 只適用于某些下腹部、囊腫較淺、手術時間短的患者
- 大腦保持清醒,下半身無痛
- 無需插管,恢復快,但不適用于有凝血異?;蚣怪∽兊娜?/li>
?? 小貼士:現代麻醉藥物對人體影響極小,并不會“傷腦”或“留后遺癥”。醫生會結合囊腫大小、手術方式和你的身體條件,量身制定最合適的麻醉方案。
04 麻醉后多久能醒?會有哪些短暫的不適?
很多患者關心:“全麻多久能醒?會不會睡一整天?”簡單來說,大部分人全身麻醉下手術完成后,20-40分鐘內就會逐漸清醒。部分藥物代謝非常快,術中結束后很快就能睜開眼和交流。
現代麻醉技術發達,絕大部分患者只會出現輕微不適,比如嗓子有點沙啞、嘴巴微干,這主要和氣管插管有關。數據顯示,術后出現這些短暫不適感的人不到15%,而絕大多數在1-2天內就會消失。
?? 復蘇小流程:
手術結束 → 麻醉藥停用 → 蘇醒室觀察 → 評估安全 → 推回病房
不適應對:出現輕微嗓子痛、頭暈或打寒戰,多為暫時現象,喝溫水休息即可緩解。
05 術后鎮痛會影響傷口愈合嗎?
有些人誤認為,“忍一忍痛,恢復才快”。但研究表明,術后科學鎮痛能加快愈合。這是因為疼痛會讓身體長期處于應激狀態,影響免疫力,讓睡眠變差,還會增加血壓和心跳,對傷口恢復并不好。
現在普遍使用多模式鎮痛法,將靜脈鎮痛藥、口服藥物和局部麻醉各司其職。研究發現,規范鎮痛方案可讓并發癥率降低40%,住院時間也能縮短1-2天。
有一位28歲的女性,術后采用靜脈鎮痛泵,睡眠好、下床早,整個恢復過程都很順利。這表明良好的鎮痛對身體恢復有實際好處。
?? 提醒:科學鎮痛不會妨礙傷口愈合,反而有助于舒適康復。如果有任何不適,主動和醫護人員溝通,更有利于及時調整。
06 手術前后,這6點讓你恢復更快!
術后多久能下床?怎么吃?能洗澡嗎?加速康復外科(ERAS)的理念,已經讓90%的卵巢囊腫手術患者在術后24小時內順利下地活動。助力恢復的細節,有這幾點值得關注:
- ?? 術前2周戒煙:減少咳嗽、痰多和蘇醒延遲。
- ?? 術前6小時禁食,2小時禁水:既能避免胃內容誤吸,又不用干等一整天。
- ?? 保持良好睡眠:身體狀態好,麻醉和手術風險更低。
- ???♀? 術后盡早下床活動:最早術后6小時內就能坐起或簡單走動,有助于防止血栓和腸道恢復。
- ?? 清淡易消化飲食:如米湯、軟面、豆腐或燉蛋,避免刺激腸胃。
- ?? 主動溝通不適:傷口、喉嚨、排尿等不適均可隨時告訴醫護人員,避免自己硬撐。
??? 實踐結果:有一項國內調查顯示,提前戒煙和術后早期活動能讓絕大多數患者24小時內順利下地,有效縮短了在院時間,也提升了整體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