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超過38.5℃、或者出現喘息憋悶難以緩解,建議盡快到呼吸??凭驮\。
致病誘因 | 怎么影響支氣管 |
---|---|
病毒、細菌感染 | 通過破壞氣道黏膜,讓支氣管易被刺激,引發炎癥。 |
空氣污染 | 比如霧霾、揚塵本身就會傷害呼吸道“小衛士”,長此以往很容易反復發炎。 |
吸煙 | 煙霧里的有害物質會“麻痹”氣道,降低清除雜質的能力。吸煙者長期下來,咳嗽往往成了常態。 |
除這三大原因外,年紀大、慢性疾病史的人更容易中招。研究顯示,40歲以上市民如果長期咳嗽并伴有痰,慢性支氣管問題比例高達兩成。一旦反復發炎,肺功能會逐步下降,使抵抗力越發薄弱。
有位66歲的慢性患者堅持藥物和運動結合,經過三個月養護,夜間困擾大大減輕。這個例子給所有慢性朋友一個提示 —— 治療是過程而不是一錘子買賣。
舉措 | 具體做法 | 小建議 |
---|---|---|
?? 戒煙 | 減少吸煙及二手煙暴露,幫助呼吸道黏膜恢復健康。 | 如果有煙癮,建議找專業機構幫助逐步減量。 |
?? 戴口罩 | 霧霾天、流感高發季外出要戴有效口罩,阻隔有害顆粒和病毒侵襲。 | 建議用醫用外科口罩或正規防護口罩。 |
?? 多吃蔬果 | 新鮮蔬果富含維生素C和植物化合物,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 | 每餐保障兩種顏色的蔬菜和水果。 |
?? 加強鍛煉 | 規律運動(散步、慢跑等)可提升體能,有益肺部功能。 | 每周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最理想。 |
??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 有慢性支氣管炎史或老年人群體,建議每年接種一次流感疫苗。 | 秋冬季節提前接種最合適。 |
很多人把咳嗽當成習以為常的小事,其實只要癥狀拖久、出現氣喘胸悶,或者痰色異常,就該提高警惕。支氣管炎不算兇險大病,但拖下去對健康影響也不小。合理就醫、科學養護加上日常積極預防,比事后“硬扛”更劃算。
做好自我監查和管理,才是最省事的健康秘笈。這條科普,記得轉給家里容易咳嗽的親朋好友,讓健康不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