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別硬扛!科學應對指南來了
01 上呼吸道感染到底是什么?
家庭聚會、地鐵高峰時段、孩子感冒咳嗽,小到流鼻涕,大到發熱不退,生活里這些場景誰都碰到過。其實,上呼吸道感染就是這樣闖進我們日常的“小麻煩”,鼻腔、咽喉、喉部這些“交通要道”最容易中招。
說起來,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并不是只有一種類型。最常見的有:普通感冒、流感、咽炎,還有孩子們容易得的扁桃體炎。這些疾病雖都屬于“上感”,但性質略有不同:
疾病類型 | 常見病原 | 常見癥狀 | 需要注意的地方 |
---|---|---|---|
普通感冒 | 鼻病毒、腺病毒 | 流涕、咽癢、輕微咳嗽 | 多為病毒感染,可自愈 |
流感 | 流感病毒 | 高熱、全身酸痛、乏力 | 易引發并發癥,尤其是老人和兒童 |
咽炎/扁桃體炎 | 病毒/鏈球菌 | 咽痛、吞咽困難 | 細菌感染時可能需抗生素 |
?? 普通感冒90%以上情況是病毒引起,絕大部分不需用抗生素。家里有人感冒,不必太緊張,但要關注每個人具體癥狀。
02 這些癥狀出現就要當心了
- 持續高熱3天以上:偶發低燒可緩解,多天反復高熱就需要注意有無嚴重感染風險。
- 呼吸變得急促或有困難:成年人、兒童出現氣短都要警惕,尤其是咳喘加重、胸悶。
- 喉嚨非常疼痛,無法進食:如果連喝水都很痛,可能是扁桃體炎急性發作。
- 出現耳痛、耳鳴或流膿:感染有可能已經影響到耳朵。
- 咳嗽超過2周,尤其伴血痰:這屬于“警報信號”,應盡快去醫院做詳細檢查。
?? 案例分享:一位42歲的男性,持續發高燒超過三天,伴隨咳嗽加重,自行服感冒藥無效。最終被診斷為細菌性咽炎,及時使用針對性的抗生素后癥狀才好轉。
?? 出現咳血、劇烈胸痛、耳朵劇痛等情況時不要拖延,就近前往醫院處理。
03 為什么你總是反復中招?
上呼吸道感染之所以總喜歡“敲門”,大部分和這些機制有關:
- 密閉環境傳播快:公交、辦公室、幼兒園等地方空氣流通差,人多的地方病毒就像無形的“快遞員”,很容易在人群中傳播。
- 個體免疫力下降:比如經常熬夜、壓力大、慢性疾?。ㄌ悄虿?、哮喘)等,身體的“防護墻”減弱,容易被感染趁虛而入。
- 年齡相關:老人、孩子容易反復感染,這是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或發育未完善或已衰弱。
- 病毒變異快:每一年流行的病毒都有差別,去年得過流感不等于今年不會再感染。
?? 研究發現:兒童每年平均能發生5-8次上呼吸道感染,成年人大約2-4次。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傳染也比較常見,特別是冬季和春季。
小心身邊持續咳嗽、打噴嚏的人,簡單戴口罩、勤洗手其實就能大幅降低被感染的機會。
04 去醫院要做哪些檢查?
真遇到嚴重咳嗽、發熱等復雜癥狀時,去了醫院到底會查什么?其實,醫生的檢查并沒有想象那么嚇人,通常是為判斷病毒還是細菌感染,幫助你做更有針對性的處理。
檢查項目 | 簡單解釋 | 什么情況下考慮 |
---|---|---|
血常規 | 了解白細胞、炎癥指標 | 高熱不退或懷疑有細菌感染時 |
咽拭子病原檢測 | 快速區分病毒/細菌 | 癥狀嚴重、治療不見好轉 |
肺部聽診 | 醫生用聽診器判斷支氣管和肺是否有異常 | 懷疑有肺部感染時 |
????? 絕大部分檢查很快能完成,也不會帶來明顯不適。有疑問可以直接和醫生溝通,必要時還可讓醫生給你詳細解讀結果。
05 科學治療記住這3點
- 對癥用藥才有效:發燒就物理降溫或短期退燒藥,鼻塞可以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嗓子痛試試含潤喉片。這些辦法舒服、安全,沒有必要非得用大劑量藥物。
- 抗生素不是萬能鑰匙:90%的上感都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不僅無效,還可能導致腸胃不適或菌群失調。只有確診細菌感染,比如溶血性鏈球菌咽炎,才需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 抗病毒藥物需醫生把關:重癥流感或有合并癥風險的人,有時需要用到特定的抗病毒藥(如奧司他韋),但必須由專業醫生評估是否適合。
?? 小劉(28歲,女性)因普通感冒擅自服用了三天抗生素,結果腹瀉不斷、胃口下降。醫生建議停藥后配合益生菌,腸胃狀況慢慢恢復。這個例子提醒我們用藥一定要分清情況,有疑問時多問問醫生。
06 康復期做好這些恢復快
- 飲食清淡,補充水分:推薦多吃新鮮水果(橙子、梨)、雜糧粥、蔬菜湯,幫助身體修復,保持水分攝入可緩解咽喉干澀。
- 保持環境通風:每天適度開窗換氣,室溫維持18-23度,有助于阻止病毒長時間存留。
- 適度活動但避免勞累:臥床并不是越久越好,癥狀減輕后可以慢慢恢復日常活動。
- 睡眠充足,避免熬夜:規律作息能提升免疫力,減少二次感染機會。
?? 咳嗽持續超過兩周,或者反復加重,一定要安排復查。有時候持續的咳嗽可能是支氣管炎或其他并發癥的信號。
?? 專家強調:合理飲食和良好睡眠是縮短康復期的“黃金搭檔”,不需要額外補充大量保健品。
實用提醒
- 90%的上呼吸道感染來自病毒,擅自用抗生素可能延長病程。
- 出現耳痛、咳血等少見癥狀時別耽誤,直接就醫最靠譜。
- 日常保持飲食均衡、勤通風、勤洗手,就能給身體加好“防護鎖”。
- 規律作息,適度鍛煉,才是真正減少“反復中招”的關鍵。
健康其實并不難,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基礎知識,學會判斷哪些情況需要就醫,平時多呵護身體,用實際行動保護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