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手術麻醉安全指南:這些關鍵點能保命
01 為什么鼻竇炎手術常需全身麻醉?
去醫院做鼻竇炎手術時,不少人會有疑惑:明明只是“清理鼻腔的小手術”,真的有必要全身麻醉嗎?實際上,鼻腔里的結構非常細致,動起手術來,光有局麻遠遠不夠。手術過程中,只有全身麻醉才能讓患者徹底無痛、安靜,減少突發動作,降低手術風險。
簡單來說,全麻不僅讓人睡得更“死”,同步保護呼吸道、壓低應激反應,讓醫生專注處理復雜的鼻竇,最大限度地減少失血和意外。尤其有鼻息肉或感染較重時,稍有打噴嚏或咳嗽都可能導致手術區域出血、損傷鄰近的神經組織。
02 做手術前,麻醉醫生會準備些什么?
準備事項 | 舉例與說明 |
---|---|
基礎檢查 | 心電圖(檢查心臟情況)、血常規(排查貧血及感染)、胸片 |
藥物史/過敏史 | 是否長期服降壓藥或糖尿病用藥,有無對青霉素、麻醉藥過敏 ⚠ 務必主動告知 |
慢性病篩查 | 高血壓、哮喘、癲癇、心臟病等 |
生活細節 | 術前8小時禁食,4小時禁止飲水,防止麻醉期間嘔吐誤吸 |
像46歲的劉先生,之前三次因“小手術無所謂”沒說自己對局麻藥過敏,結果都出現面部皮疹。這回手術時,他如實告訴麻醉醫生相關病史,麻藥選擇就順利多了。
這提醒我們,無論平時服藥還是過去有過特殊反應,都要詳細說清楚。不只關乎麻醉醫生的用藥選擇,更直接關系到自己安全。
03 “麻醉變傻”是真的嗎?全麻會影響大腦多久?
很多人擔心麻醉藥會留在腦子里,手術后記憶力大大下降。其實,這種擔心多半是誤解。現代研究顯示,最常用的全麻藥在48小時內已經代謝掉大部分,代謝速度比10年前提升了一倍。大多數年輕人或者中年人,手術過完后幾小時內清醒,大腦功能不會變差。
不過,也不能完全掉以輕心。75歲以上老人,特別是本來就記憶力一般或者有基礎腦血管病的人,術后幾天內可能出現短暫的精神狀態變化,多數只需休息就能緩解。
04 麻醉期間最危險的3個時刻
- 麻醉誘導期
這時要把人從清醒帶入睡眠。最危險的問題是嘔吐、誤吸食物進氣管。
👍 提醒:術前不要偷吃,搶喝水,盡量配合醫生指令。 - 麻醉維持期
手術時,全麻藥需要不斷調節。有糖尿病、肥胖、慢性腎病的人,藥物代謝慢,血壓或呼吸有時波動大。醫生會持續監護。 - 麻醉蘇醒期
手術快結束、藥物劑量減低,患者會恢復自主呼吸。這時有時會躁動、短暫停呼吸,家人可能會聽見他“重咳”幾聲。
⚡ 小貼士:即便家屬看到患者迷迷糊糊,也不要著急喊話打擾。
05 手術后多久可以完全清醒?要觀察啥?
醒來的速度和體質、年齡、手術時間有關系。一般情況下,20-50歲的健康人,30-60分鐘左右睜眼能說話;60歲以上或者本身有基礎病的人,可能需要1-2小時才能完全恢復意識。術后醫生會監控血壓、心率和血氧。
家屬此時就能幫大忙了。觀察病人臉色、呼吸節律是否均勻,有沒有大汗淋漓、抽搐、說話混亂等異常表現。通常,醫生會安排血氧監測儀器,小屏幕顯示95%以上就是安全的。
情況 | 大致恢復時間 |
---|---|
青壯年無合并癥 | 30-60分鐘 |
高齡或有慢病者 | 1-2小時 |
06 術后24小時,這些信號要立刻告知醫生!
- 劇烈頭痛、持續性嘔吐
可能和麻醉藥副反應或腦壓波動有關。 - 呼吸困難
尤其是突然出現胸悶、嘴唇發青。 - 意識障礙
包括人變懶散、答非所問、無法叫醒。 - 傷口出血、鼻腔滲血
持續多于1小時,或紙巾沾滿鮮血。
醫院一般術后會留麻醉科/急診電話。比如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就在出院單上印著24小時麻醉急救值班號碼。萬一遇到以上情況,立刻打過去,再等不到恢復就直接前往急診。
?? 實用提醒 · 快速回顧
- ?? 規范麻醉管理可減少70%術后并發癥
- ?? 別忽視術前評估——用藥、過敏、平時健康都應主動講清
- ?? 新一代麻醉藥效快,代謝更安全,擔心“麻醉變傻”已無必要
- ?? 術后1-2小時內嚴密觀察,血氧波動報警要立即叫醫生
- ?? 頭痛、持續嘔吐、呼吸異常、意識障礙、出血不能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