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呼吸道感染:科學預防與有效治療指南
一到冬天,周圍咳嗽、打噴嚏的人就多起來。地鐵、辦公室、超市里,總能聽見有人鼻音很重,或者在提醒身邊人“感覺有點不舒服”。其實季節的變化,確實會影響呼吸道健康。但呼吸道感染到底怎么來的?哪些信號特別要當心?怎么科學預防和應對?這些問題,今天一次講清。
01 為什么冬季更容易得呼吸道感染?
冬天呼吸道感染的病例比夏天高出約40%,這并不是偶然。簡單來說,寒冷和干燥對人體呼吸道有一定影響。首先,冷空氣會讓鼻腔和喉嚨的“屏障”功能變弱,黏膜變干,容易讓細菌和病毒趁虛而入。而且,冬天門窗常關,房間通風變差,空氣里細小的病毒顆粒更容易積聚。
除了環境因素,病毒在低溫下的“生存本領”也更強。例如流感病毒在冷空氣中能活得久一些,更容易通過飛沫傳播。免疫力方面,天氣寒冷時,人體抵抗力相比夏天略有下降,尤其是老人、小孩或者本身就身體不太好的人,容易成為高發人群。
提示:冬天頻繁出入空調房或暖氣房,冷熱交替可能會讓喉嚨“罷工”,加重感染風險,不妨多備一條圍巾。
02 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 持續高燒超過3天(成人體溫持續38.5℃以上)
- 呼吸困難(喘不上氣、胸口發緊)
- 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且呈黃色/綠色
- 嗓子持續劇烈疼痛、進食困難
- 家中老人或小孩精神反應變差、反復嘔吐、不肯飲水
例如,63歲的王阿姨連燒三天,還總是喘不過氣,嘗試物理降溫和一般感冒藥無效,這類情況應該早點去醫院,避免轉成肺炎等重癥。
說明:早期像輕微干咳、偶爾打噴嚏,多數能自愈。而上述“持續、嚴重”表現往往預示著需要醫學干預,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老人和小孩。
03 病毒傳播的三大危險途徑
- 飛沫傳播 ???♂?
病人咳嗽、打噴嚏時,帶有病毒的飛沫可以飛出去一兩米。周圍人吸入或飛沫落到口鼻,很容易被感染。 - 接觸傳播 ??
比如手摸了門把手、電梯按鈕這些“公共物品”,手上沾上了病毒,然后不小心又揉了眼睛、摸了鼻子,這樣也很容易中招。 - 氣溶膠傳播 ??
在通風不良或空間狹小的地方,病毒顆粒可以懸浮在空氣中很久。長時間待在同一個空間,哪怕沒直接接觸,也有被呼吸帶入的機會。
這些傳播方式不分年齡、有無基礎病,普通健康人同樣容易遇到。
傳播方式 | 高發地點 | 生活場景舉例 |
---|---|---|
飛沫 | 公交、辦公室、教室 | 隔壁同事咳嗽沒遮住嘴 |
接觸 | 商場電梯、門把手、醫院 | 手按電梯后揉鼻子 |
氣溶膠 | 封閉空調房、公交車廂 | 密閉空間待久了 |
04 醫生如何確診感染類型?
醫院通常會建議下列檢查,幫助判斷感染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 咽拭子檢測: 用棉簽取喉嚨分泌物,做病毒或細菌核酸檢測。適合有發熱、咽痛、咳嗽的患者,能幫助區分流感、新冠或其他病毒。
- 血常規: 檢查白細胞數量及分類。細菌感染時白細胞升高明顯,病毒感染變化不大。適合區分病毒性還是細菌性感染。
- 胸片或CT: 有助于排查肺炎、支氣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適合老人、免疫力低下者、高熱不退人群。
比如家長帶孩子發燒來看病,醫生會建議做咽拭子,明確是不是流感。如果成年人反復高燒,血常規和胸片能輔助判斷要不要用抗生素或住院。
提醒: 檢查項目應由醫生根據病情決定,不要自己隨意選擇哦!
05 治療的關鍵:對癥+抗病毒
治療呼吸道感染,分為緩解癥狀與針對病因兩方面——
- 對癥處理: 普通咳嗽、嗓子痛、鼻塞,主要靠休息、多喝水、適量溫開水/鹽水漱口等。物理降溫幫助緩解發熱。
- 抗病毒藥物: 流感、新冠等確診后,醫生會建議48小時內用藥(如奧司他韋)。越早用效果越好。
- 抗生素僅限細菌感染: 普通病毒性感染不用抗生素。只有明確細菌感染才會上抗生素,比如化膿性扁桃體炎或細菌性肺炎。
- 重癥患者: 老人、慢性病人如果持續高熱、呼吸困難,往往需要住院靜脈治療。
有位28歲的男士,連續高燒不退且痰色黃濃,檢查后被診斷為細菌性肺炎。醫生開了抗生素,并安排住院監測。普通病毒感染時,他只需居家休息,對癥處理即可。
用藥類型 | 適用場景 | 是否需醫生開具 |
---|---|---|
對癥藥物 | 咳嗽、流涕、頭痛 | 部分可自行購買 |
抗病毒藥 | 檢測明確病毒感染 | 醫生處方,需監測 |
抗生素 | 確診細菌感染 | 必須由醫生開具 |
如果癥狀反復加重或高熱持續,別拖著,應該及時就醫,由醫生指導用藥。
06 做好5件事遠離感染
- 接種疫苗: 流感或新冠疫苗,特別適合老人、慢性病人和3-8歲兒童。一般每年秋冬前接種。
- 經常通風: 每天至少開窗通風兩次,每次10分鐘以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常洗手: 外出回來、用手揉鼻子前,記得用流動水和肥皂仔細清潔手部。
- 適度鍛煉: 比如散步、體操等能增強抵抗力。老人可在溫暖時間段出門。
- 合理飲食,補充蛋白質: 魚、雞蛋、豆制品、牛奶都是很好的選擇,每天都要有。
老人和小孩: 體質較弱,防護要更細致。比如出門戴口罩、盡量減少到人多密閉的場所。孩子有不適,盡早聯系兒科醫生。
預防方法 | 適用對象 | 日常建議 |
---|---|---|
疫苗接種 | 老年人、慢性病患、兒童 | 提前預約,遵醫囑安排 |
室內通風 | 全家 | 早晚分別開窗10-15分鐘 |
營養均衡 | 所有年齡層 | 每天吃足蛋白質、多喝水 |
簡單提醒: 飲食里多安排點鯽魚湯、豆腐湯、雞胸肉等常見食材,對增強抵抗力很有幫助。
07 實用小結
冬天呼吸道感染別怕,認清風險、學會區分癥狀,合理就醫、科學用藥、怎么預防心里有數,就更容易應對它。??日常保持通風、注重衛生、補充營養,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辦法。家有老人和孩子,這份“小攻略”可以貼在冰箱門上,關鍵時候看看,心里也多一分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