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高發季:這些癥狀別硬扛,科學應對指南
01 病毒性感冒到底是什么?
用一句話描述病毒性感冒,可能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小麻煩。其實,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最常見的“元兇”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不過,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憑感覺分辨病毒性感冒和一般感冒。在人群聚集的公交地鐵、辦公室、教室里,病毒就像愛串門的鄰居,通過飛沫或者手的接觸輕松傳播開來。
按病毒類型分,鼻病毒多見于普通感冒,而流感病毒則有著“來勢兇猛”的特點。每年秋冬季節,就是這類病毒活躍的時段,氣溫變化大、通風條件有限,給病毒提供了擴散的機會。
按病毒類型分,鼻病毒多見于普通感冒,而流感病毒則有著“來勢兇猛”的特點。每年秋冬季節,就是這類病毒活躍的時段,氣溫變化大、通風條件有限,給病毒提供了擴散的機會。
小貼士:家里有小孩、老人或抵抗力較弱的人時,病毒性感冒的傳播速度會明顯加快。
02 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 發熱:體溫升高,尤其是超過38.5℃,往往伴隨全身乏力。
- 咽痛:有的像嗓子干澀,有的則疼得說話都費勁。
- 鼻塞&流涕:輕微時只是偶爾吸鼻子,癥狀明顯時則鼻子完全不通氣。
- 肌肉酸痛:全身酸疼、關節像“生銹”一樣不靈活。
危險信號別忽視:
- 高熱持續不退(體溫≥39℃超過3天)
- 呼吸急促、氣短、胸悶
- 意識模糊、反復嘔吐
- 兒童/老人出現精神萎靡、飲水困難
癥狀等級 | 表現特點 | 處理建議 |
---|---|---|
輕微 | 偶爾流鼻涕、輕咳、體溫低于38℃ | 多飲水、注意休息,3天內觀察 |
中等 | 持續咳嗽、發熱超過38℃,有明顯咽痛 | 居家監測體溫,癥狀加重則及時就醫 |
嚴重 | 高燒不退、胸悶、氣短、精神狀態差 | 立即前往醫院 |
有位68歲的張阿姨,發燒3天體溫最高達39.2℃,精神差,家人發現她出現胸悶,就及時帶她去醫院。這個例子提醒,年紀較大的親人癥狀明顯時絕不能拖。
03 病毒是怎么讓你生病的?
病毒并不挑“東道主”,只要找到機會進入呼吸道黏膜,就會開始“安營扎寨”。一旦得手,它們會在鼻腔、咽喉這些地方迅速繁殖,干擾身體的防御機制。飛沫傳播是最常見的途徑,比如和感冒的人近距離說話、打噴嚏時,沒有做好遮擋,被吸進空氣中的病毒就容易“中招”。同時,手接觸被污染的門把手、扶手后再摸口鼻,病毒也可能趁虛而入。
有調查指出,秋冬季溫差大、空氣干燥時,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病毒感染人數反而會增加。如果家里的窗戶長期關閉、空氣不流通,也會讓病毒傳播的機會更多。
有調查指出,秋冬季溫差大、空氣干燥時,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病毒感染人數反而會增加。如果家里的窗戶長期關閉、空氣不流通,也會讓病毒傳播的機會更多。
年齡小于5歲或大于65歲、體質偏弱、長期熬夜的人感染風險更高。
04 醫生如何確診感冒類型?
不少人發現身體不舒服時會先上網查查癥狀,其實專業醫生有自己的判斷流程。
- 詳細問診:醫生會詢問發病經過、發熱時長、是否有咳嗽、頭痛等,基本信息一個不漏。
- 體格檢查:主要看看咽喉、淋巴、胸部有無異常。
- 輔助檢查:
- 血常規:白細胞升高往往提示細菌感染,正?;蜉p度升高多為病毒性感冒。
- 抗原/核酸檢測:部分醫院會做流感病毒抗原或病毒核酸檢測,幫助鑒別病毒種類。
一位小學老師35歲,連日發熱、渾身酸痛,門診快速抗原檢測結果陽性,被確診為流感。這個例子說明,有流行病學接觸史時(比如班上好幾位學生感冒),做病毒檢測很有幫助。
普通病毒性感冒與細菌性感染治療方案不同,查明原因有助于用藥安全。
05 科學治療記住這3點
- 明確對癥處理 ??
主要是退熱和緩解不適。例如:體溫>38.5℃時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退熱;咳嗽嚴重者可選咳嗽藥水。要記住,有些退燒藥不可混用,服用前看清說明書。 - 抗生素無效 ??
抗生素是針對細菌的,病毒性感冒時吃抗生素基本沒有效果,反而增加副作用、可能擾亂腸道菌群。只有懷疑合并細菌感染(如出現膿性痰、持續高熱不退)時,才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 - 充足休息+多飲水 ?
睡眠充足、每天飲水不少于1.5升,幫助身體自身恢復。如果沒胃口,飲食清淡、少量多餐就行。恢復期間避免體力勞動,別硬撐著上班或者運動,這樣只會拖長病程。
一位27歲的男性工程師感冒初期堅決不休息,結果4天后進展為支氣管炎。說明感冒時疲勞加重,容易讓病情惡化。
06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預防是比治療更省心的辦法。下面這些措施,日常堅持起來,確實對健康有幫助:
- 常洗手:用流水和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仔細搓洗,可以減少手部接觸帶來病毒的風險。
- 多通風:每天至少開窗通風兩到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有助于稀釋空氣中的病毒。
- 佩戴口罩:在人多或密閉空間,戴口罩能明顯降低吸入病毒顆粒的機會。
- 均衡飲食:多吃蔬果補充維生素C,比如橙子、西紅柿,能增強免疫力。
- 適度運動:每周進行3~4次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對提升身體抵抗力非常有益。
- 疫苗接種:對于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病患者,按需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減少重癥發生。
小提示:患病期間,每天飲水1.5L~2L,保持空氣流通,睡眠充足。
46歲的李先生每年秋冬堅持接種流感疫苗,近五年未出現過重感冒。這說明對高發人群來說,主動預防更值得。
預防措施 | 實際做法 | 適合對象 |
---|---|---|
流感疫苗接種 | 每年流行季前接種 | 老人、兒童、慢性病患者 |
多做有氧運動 | 每周3-4次,心跳略快微出汗 | 18-65歲健康成年人 |
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 橙子、獼猴桃、生菜等交替吃 | 所有年齡段 |
?? 實用提醒
- ? 病程超過5天或體溫高于39℃要及時就醫。
- ? 兒童、老人出現精神差、嗜睡,要立刻帶去醫院。
- ? 患病期間,每天喝水不少于1.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