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的皮膚會有“小紅包”?——蕁麻疹的秘密大揭秘!
在接診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患者皮膚上出現了紅色的丘疹,伴有瘙癢,這種情況可能就是蕁麻疹。上面的病例顯示了一名58歲的患者,被診斷為蕁麻疹。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以皮膚上出現風團樣的紅色丘疹,并伴有劇烈瘙癢為特征。這是一種非常困擾人的皮膚病,無論是對工作還是生活都有極大的影響。
蕁麻疹的癥狀多種多樣,可以是短時間內的突發,也可能是長期反復發作。劇烈的瘙癢使得患者難以忍受,影響工作和睡眠,嚴重的還會有全身不適的癥狀,比如惡心、嘔吐,甚至是呼吸困難。更糟糕的是,如果處理不當,病情可能會惡化,轉變為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難以根治。
蕁麻疹是什么疾病?
蕁麻疹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皮膚黏膜血管神經性反應性疾病。其主要表現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風團,伴有劇烈瘙癢。風團可迅速發生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跡。但由于多種原因反復發作,使得很多患者長期受到困擾。在某些病例中,蕁麻疹還可伴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全身癥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蕁麻疹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一般認為是由于某些抗原進入體內后,與相應的抗體結合,導致體內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出組胺、5-羥色胺等炎癥介質,進而引起的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炎性細胞浸潤等一系列反應。因此,蕁麻疹的發生與個體的免疫狀態、自主神經系統功能、遺傳因素、內分泌功能和環境因素等諸多方面有關。
如何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的治療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消除病因,二是抗過敏治療。消除病因需要查清引發蕁麻疹的具體因素,如食物、藥物、感染、環境刺激等,并盡量避免接觸這些致病因素??惯^敏治療則主要依靠藥物,包括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等。
對于急性蕁麻疹,通常使用抗組胺藥,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這些藥物能有效緩解瘙癢和紅腫。若病情嚴重,可輔以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對于慢性蕁麻疹,則需要長期的維持治療,除了抗組胺藥外,還可能需要使用免疫調節藥物,如環孢素等。
怎么預防蕁麻疹?
蕁麻疹的預防重點在于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原。高危人群如過敏體質者或有蕁麻疹病史的患者,應盡量注意飲食,不食用容易過敏的食物,如海鮮、堅果等。此外,還應避免使用可能引發過敏的藥物,特別是一些易致敏的抗生素。
平時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滌用品。穿寬松的棉質衣物,避免摩擦皮膚。生活中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以減輕自主神經系統的應激反應。加強鍛煉,提高自身體質,使免疫系統維持正常狀態。
總之,蕁麻疹雖然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皮膚病,但并不可怕。只要我們積極預防,在發病時及時治療,絕大多數蕁麻疹患者都可以很快恢復正常生活。希望每一位蕁麻疹患者都能正確認識這種疾病,擺脫它的困擾,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 蕁麻疹臨床及實驗研究進展——《中華皮膚科雜志》,2023年,作者:張杰
- 蕁麻疹的病因及防治對策——《實用皮膚病學》,2022年,作者:李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