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分鐘1人確診!乳腺癌這些信號千萬別忽視
01 乳腺癌到底有哪些類型?
朋友聚會時說起健康話題,不少人好奇:“為什么有的是‘三陰性’,有的叫‘導管癌’?” 其實,乳腺癌的分類不止一種。最常見的是“導管癌”,源自乳腺導管里異常細胞;“小葉癌”則起自乳腺分泌區域。 另外,醫生會根據腫瘤上的受體分為三種分型:激素受體陽性型(ER/PR+)、HER2陽性型,以及三陰性型。
類型 | 特點 | 治療建議 |
---|---|---|
導管癌 | 起源于乳腺導管,最常見 | 根據分型配合手術、藥物 |
小葉癌 | 多數生長緩慢,易雙側發作 | 相似治療,但關注對側乳腺 |
三陰性乳腺癌 | ER/PR/HER2均陰性,進展較快 | 多采用化療,篩查復發風險 |
? 別忽視:三陰性乳腺癌年輕女性更多見,部分遺傳因素相關,檢查分型有助于更精準治療。
02 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 乳房出現無痛性腫塊,持續一兩周不消;
- 局部皮膚變得像橘子皮,表面不平或凹陷;
- 乳頭溢出鮮紅色的液體;
- 乳頭被拉向一側或突然內陷;
- 腋下摸到異常小硬塊;
- 乳房局部皮膚發紅、腫脹但無明顯疼痛;
- 乳房外形明顯不對稱。
典型病例: 34歲的倩倩在自查時發現右乳頭輕壓出少量血性液體,醫生檢查后確診為早期乳腺癌。這個例子提醒我們,偶發改變要早提防。
03 為什么我會得乳腺癌?
很多人都會好奇:“沒家族史,怎么也會得乳腺癌?”
簡單來說,乳腺癌與激素水平、遺傳和生活方式多種因素有關。有的源自我們體內的雌激素長期刺激乳腺細胞;有的則是基因里的“小失誤”,比如帶有BRCA突變的人群風險倍增。肥胖、長期熬夜、運動少、晚婚晚育,這些日常習慣也會讓風險增加。此外,45歲以上女性比年輕人發病率高。
風險因素 | 可能機制 |
---|---|
長期雌激素暴露 | 刺激乳腺細胞頻繁分裂,異常增生機會增加 |
基因缺陷(如BRCA突變) | 先天DNA修復能力變差,細胞容易出錯 |
肥胖、缺乏運動 | 脂肪組織分泌雌激素,間接加重刺激 |
飲食結構高脂肪、高熱量 | 通過內分泌方式增加激素分泌 |
年齡相關 | 機體老化、免疫力下降,突變細胞難被識別和清除 |
研究發現,遺傳相關的乳腺癌只占全部病例不到一成,但提前監測極有必要。
?? 要關注:每個人的風險因子不同,能做的是及早發現身體的“異動”。
04 乳腺癌如何一步步確診?
如果自查中出現可疑信號,下一步怎么確認?乳腺癌的診斷離不開標配的“三步走”:
檢查類型 | 適用對象 | 主要作用 |
---|---|---|
乳腺超聲 | 適合較年輕女性 | 發現腫塊、初步判斷良惡性 |
鉬靶(乳腺X線) | 40歲以上 | 篩查微小異常鈣化 |
病理活檢 | 出現實體包塊或影像異常時 | 確認細胞惡性程度及分型 |
免疫組化/分子分型 | 活檢后樣本 | 指導下一步治療,判斷預后 |
05 從早期到晚期怎么分期?
分期,是醫生評估乳腺癌嚴重程度的“導航儀”。主要依靠腫瘤的大小、淋巴及遠處轉移情況,也就是TNM系統。
分期 | 主要依據 | 意義 |
---|---|---|
0期 | 原位病灶,未突破導管/小葉 | 治愈幾率高 |
I-II期 | 小腫瘤,少量淋巴結 | 早期干預效果好 |
III期 | 腫瘤變大,淋巴結較多 | 局部晚期,需綜合治療 |
IV期 | 遠處臟器轉移 | 長期管理延緩進展 |
06 治療方法都有哪些選擇?
一旦確診,治療方案會結合分期、分型、個人意愿協商決定。
治療方式 | 適用情況 | 特點 |
---|---|---|
手術 | 絕大多數分期 | 包括乳房切除和保乳手術 |
化療 | 中晚期、三陰性 | 藥物綜合殺滅異常細胞 |
放療 | 術后減少復發風險 | 高能射線精準照射腫瘤床 |
內分泌治療 | 激素受體陽性 | 阻斷體內雌激素信號 |
靶向治療 | HER2陽性 | 針對性藥物降低復發 |
07 日常生活怎么吃、怎么做?
治療期間和以后,生活方式調整非常重要。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入新鮮蔬果、海魚、全谷物、豆類。綠葉蔬菜富含抗氧化物,幫助細胞修復;三文魚、沙丁魚里的歐米伽-3有助于降低炎癥反應;豆腐、豆漿為身體提供植物雌激素;堅果適量吃能補充優質脂肪。
食物/習慣 | 具體作用 | 建議方式 |
---|---|---|
菠菜、油麥菜 | 富含纖維和葉綠素,有助腸道代謝 | 每日一小盤 |
鮭魚、沙丁魚 | 含歐米伽-3脂肪酸,幫助調節炎癥 | 每周2-3次 |
豆漿、豆腐 | 提供植物雌激素、蛋白質 | 每2-3天一次 |
核桃、杏仁 | 補充優質脂肪,利于心血管健康 | 適量(每天半把) |
規律運動 | 改善免疫力,促進代謝 | 每周3-5次中等強度 |
寬松文胸 | 避免壓迫術區,利于康復 | 術后首選 |
乳房自查 | 早發現異常信號 | 月經干凈后3天內 |
定期隨訪 | 監測復發轉移風險 | 醫生建議頻率執行 |
40歲以后,最好每年1次鉬靶檢查。
?? 實用小貼士
- 每月月經徹底結束后3天做乳房自查
- 40歲以上,每年建議做一次鉬靶(乳腺X線)檢查
- 家族中有BRCA基因突變者,應與醫生完善隨訪與遺傳咨詢
- 自查發現疑似腫塊,持續超1周請及時醫院問診
- 治療期間與術后,請定期由專業醫生隨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