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身體發出這些信號要當心!
卵巢癌的早期癥狀往往非常輕微,很容易和生活中的小不適混淆。
不過,如果出現下面這些情況,并且持續兩周以上,建議盡快就醫進一步排查。
癥狀表現 | 一般特點 | 需警惕情形 |
腹部脹氣 | 偶有輕微脹滿感,不易察覺 | 腹部持續發脹,衣服腰部變緊,觸摸有包塊 |
消化不良 | 偶發食欲下降、腸胃不適 | 胃口大幅減退、吃一點就飽,自覺腹部不適一直無好轉 |
尿頻、便秘 | 小便次數變多,偶有大便不暢 | 持續尿急、排便困難、并非短時間內恢復 |
下腹疼痛 | 輕度、偶有隱隱作痛 | 腹部或盆腔持續或加重的疼痛 |
異常出血 | 周期略有紊亂、偶爾拖尾 | 絕經后或非經期反復有出血 |
?????小故事
有位52歲的女性朋友,近兩月明顯覺得腹脹,褲子腰圍比往年都要緊,自測體重沒明顯升高。此時,她才留意到一開始只當成“消化不好”。去醫院檢查后,被發現卵巢有明顯腫塊,最終確診。
這說明,癥狀若持續時間較長,并呈加重趨勢,不能簡單歸咎于日常勞累或飲食問題。
?? 別忽視:如果腹水、體重突然減少、嚴重貧血等問題也出現,通常提示卵巢癌已進展到較晚階段,更要及時就醫。
04 |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有懷疑時,醫生一般會結合臨床表現安排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檢查,包括以下幾類:
?? 檢查前需要如實向醫生說明既往家族史、月經情況和既往婦科檢查結果,有助于醫生綜合判斷。
真實經歷
一位46歲的女性,在體檢中發現CA125指標升高,進一步做超聲發現卵巢有異常包塊,經過手術活檢后最終確診為早期卵巢癌。配合后續治療,目前恢復狀態良好。
這提醒我們,完整的檢查流程有助于早期把握和處理風險。
05 |現代醫學有哪些治療手段?
卵巢癌的治療需要結合患者具體的分期、腫瘤類型等個體情況“量身定制”。目前常用的治療辦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 1. 手術治療
首選方案,目的是盡量完整切除腫瘤,有助于提高后續治療有效率。早期卵巢癌患者,單靠手術有治愈希望。 - 2. 化療
對于手術后殘留或已轉移的病灶,化療能進一步減少癌細胞擴散風險。多數晚期患者需要多輪化療。 - 3. 靶向治療
對部分分子水平異常的患者,如BRCA基因突變,靶向藥物可以“定位打擊”異常細胞,提高治療效果,帶來新的希望。 - 4. 個性化綜合治療
醫生會根據手術、化療后的具體狀況,以及患者年齡、體力等綜合因素,制定隨訪及二線治療計劃。
?? 參考建議: 治療期間請隨時與主治醫生溝通副作用和生活變化,正規醫院的多學科團隊更加有保障。
06 |這樣做能有效降低風險
卵巢癌雖然難以完全避免,但長期養成一些好習慣,能實實在在幫我們“減負擔”。
這里分享幾條有科學依據的簡單建議:
-
??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富含多種抗氧化成分,有助于減緩細胞異常變化。建議每日餐桌有不同顏色的蔬果搭配,促進腸道健康。 -
??
適當口服避孕藥
臨床研究顯示,連續服用避孕藥2年以上可降低卵巢癌風險。具體是否適合,需要與婦科專業醫生充分溝通。 -
??
哺乳期適當延長
母乳喂養可讓卵巢“適當休息”,減少排卵次數,對長遠健康有利。 -
?????
定期婦科體檢
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40歲以上)建議每年婦科檢查并隨訪腫瘤標志物(如CA125)。一旦有長期癥狀別拖延,及時就醫,能早發現早處理。 -
???♀?
堅持適度運動
每周3-5次快走、瑜伽或游泳,有助于維持正常體重,改善新陳代謝,降低多種婦科腫瘤風險。
?? 日常小建議: 心態平和、飲食均衡、規律作息,是保護卵巢健康的底層邏輯。出現不適,主動咨詢專業醫師遠比自我安慰來得更有把握。
總結: 卵巢癌并不可怕,怕的是諱疾忌醫。相信科學、定期監測,身體有異常信號時早行動,我們完全有能力把握主動權,讓健康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