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因素 | 影響機制 | 生活場景 |
---|---|---|
長期吸煙 | 煙霧里的有害物質使肺泡受損,誘發細胞突變。 有專家說,每吸一支煙,肺部就像照了一次小X光。 | 煙齡20年以上,肺部“負擔”明顯增大。 |
空氣污染 | 大量細微顆粒(如PM2.5)沉積肺內,引起慢性炎癥,增加癌變幾率。 | 住在工業區或經常接觸廚房油煙人群風險更高。 |
家族基因 | 部分家族遺傳基因讓肺部細胞更容易出問題。 | 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應格外重視定期篩查。 |
治療方式 | 適用階段 | 主要作用/優勢 |
---|---|---|
手術切除 | 早期(局限病灶) | 完全切除癌變組織,恢復快。 數據顯示:早期手術5年生存率能接近80%。 |
放療 | 中晚期或不能手術者 | 利用高能射線殺滅癌細胞,有助控制病情。 |
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 特定晚期病變 | 針對特定基因改變、免疫調節,副作用較小,控制腫瘤發展。 |
廚房油煙顆粒對肺部刺激大,油煙機的強抽能力越好,暴露風險越低。做完飯記得及時通風。
特別是45歲以上吸煙者、或家族有肺癌史,每年做一次篩查能大大減少“漏網之魚”。
研究發現,戒煙20年后患肺癌風險下降90%。永遠不嫌晚,主動戒煙收益巨大。
高風險人群重點提示 |
---|
?? 45歲以上有吸煙史者:建議每年肺部篩查一次 |
?? 咳嗽超過2周不緩解:建議盡早就診排查 |
?? 剛裝修完新房:建議通風3個月再入住,減少空氣污染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