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早發現早治療:癥狀識別與科學應對指南
01 卵巢癌到底是什么?
聊起女性健康,卵巢癌這個詞也許聽過,卻很少真正在意。其實,卵巢癌就像一位身藏角落的“不速之客”,很少高調出現,卻可能悄無聲息地影響健康。
簡單來講,卵巢癌就是卵巢(女性身體中專門產生卵子的部分)中的不正常細胞發生了變化,這些細胞可以不斷分裂、擴散,從而壓迫或侵蝕周圍的組織。它屬于女性生殖系統里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因為多數早期沒什么明顯不適、容易被忽視,所以又被稱為“沉默殺手”。
絕大多數卵巢癌屬于“上皮性”類型,也就是最外層的卵巢細胞出問題。其它類型還包括生殖細胞腫瘤和性索間質腫瘤,不過都比上皮性罕見。
類型 | 常見程度 | 來源細胞 |
---|---|---|
上皮性卵巢癌 | 90%以上 | 卵巢外層 |
生殖細胞腫瘤 | 比較少見 | 卵子原始細胞 |
性索間質腫瘤 | 極為罕見 | 支持/激素細胞 |
02 哪些癥狀要特別警惕?
說起來,卵巢癌并不會一下子就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尤其初期,大多數人的身體反應微弱,比如偶爾感覺腹部輕微脹氣,或者飯后比平時容易有飽脹感,有時還以為是消化不良。
- 腹部脹氣:一位49歲的女性,開始時只是覺得肚子有點鼓,以為吃多了,后來幾乎每天都有這種感覺,這才決定去醫院。
- 尿頻、尿急:排尿次數變多,有時甚至憋不了多久就想上廁所。很多人會把這種情況誤以為是喝水多了,其實如果持續存在,就該注意。
- 消化不良或食欲下降:飯量明顯變小,吃得稍多點就覺得脹。伴隨有時輕度惡心,卻和胃炎等消化問題區別不開。
03 為什么會得卵巢癌?
很多人都會問,為什么有人會得卵巢癌?單純的說,和身體里的“駐扎基因”、激素平衡、環境年齡都有關系,并不是單一原因可以解釋。
- 基因突變:已經確認,BRCA1和BRCA2基因發生異常會大大增加風險。專家們估算,一些特定基因突變的人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風險甚至能達到平均水平的幾十倍。
- 激素影響:長期雌激素水平偏高可能影響細胞生長,為某些異常細胞創造機會。
- 年齡增長:數據顯示,50歲以上女性發病率明顯升高,尤其50-60歲間更為高發。
- 其它環境和生活因素(例如長期未生育、肥胖)等也可能有一定影響,但沒有上述因素那么直接。
04 需要做哪些檢查確診?
一旦有持續不適,醫生會如何幫你確認?通常分三步走:
- CA125血液檢測:這是主要的腫瘤標志物檢測。CA125明顯升高時,需要進一步檢查。不過,某些非腫瘤疾?。ㄈ缭陆?、子宮肌瘤)也可能出現輕微升高,因此單靠CA125不能直接下結論。
- 盆腔超聲檢查:通過影像手段看到卵巢的具體結構,有異常腫塊時,更直觀地告訴醫生腫瘤的大小、形狀和分布。
- 病理活檢:醫生會獲取一點點組織做顯微鏡下分析。這一步雖說有點小創傷,但只有通過“顯微鏡看清楚”,才能最終確定是不是惡性瘤。
05 目前有哪些治療方法?
不同于很多小毛病,卵巢癌的治療需要規范且系統。整體來分,主要有這樣幾種方式:
治療方法 | 作用原理 | 適用階段 |
---|---|---|
手術切除 | 徹底清除已發現腫瘤組織 | 幾乎所有分期 |
化療 | 用藥物抑制或殺死異常細胞 | 初治術后、晚期及有復發時 |
靶向治療 | 針對性攻擊異常細胞特定分子 | 部分患者,個性化評估后選用 |
06 治療期間如何應對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副作用。典型的有:惡心、嘔吐、脫發、骨髓抑制。每個人反應強度不同,但提前了解、積極調整,對緩解身體不適很有幫助。
- 惡心嘔吐:化療時用抗惡心藥物能明顯減輕不適。吃易消化、清淡的小餐,比如面湯或粥。冰塊、酸性果汁也有緩解作用。
- 脫發:頭發容易變稀甚至全部脫落,但大多數人在療程結束后幾個月內會慢慢恢復生長。期間可用寬松頭巾或假發,提升自信心。
- 骨髓抑制:血細胞減少容易疲乏、抵抗力下降。按醫囑定期查血、必要時用升白藥物干預,避免去人群擁擠的地方。
- 靶向治療可能影響:比如有些人血壓可能升高,需要適當調整降壓藥并多監測身體狀態。
- 稀釋果汁、薄荷茶止嘔
- 柔軟帽子、頭巾舒緩頭皮敏感
- 記事本記錄每日癥狀,便于醫生調整方案
07 日常怎么做更健康?
健康生活總能讓身體保持在更有利的狀態,對多數人來說,堅持良好生活習慣可以幫助保持平衡,降低病變風險:
建議方法 | 健康益處 | 推薦方式 |
---|---|---|
多吃蔬菜水果 ???? | 富含抗氧化物,有利細胞健康 | 每天至少一半餐盤是蔬果 |
含鈣奶制品 ?? | 補充鈣質,維持激素平衡 | 每日攝入200-300ml即可 |
優質蛋白攝入 ?? | 強化免疫,促進修復 | 雞蛋、大豆、魚肉輪流換著吃 |
適量運動 ???♀? | 平穩體重,促進代謝 | 快走、游泳、騎行等每周3次 |
定期體檢 ?? | 幫助早發現異常 | 40歲后每年做一次婦科超聲 |